西安交大二附院劉昌教授榮獲2023年陜西省教書育人楷模
作者:王超 張黎娜
發布時間:2023-07-20 17:40:59
日前,陜西省教育廳、陜西省教科文衛體工會委員會公布2023年陜西省教書育人楷模名單,西安交大二附院黨委書記劉昌教授榮獲“陜西省教書育人楷?!睒s譽稱號。
堅守初心,鑄魂育人。劉昌教授一直牢記為黨育人、為國育才的使命,致力于提高醫學生“醫學人文臨床崗位勝任力”,結合臨床醫學人文教育現狀以及衛生健康服務需求,通過組建醫學人文教學團隊,開設醫學人文系列講座,構建《醫學人文》課程體系,成立“陜西省醫學人文教育研究中心”,傾心培養人民信賴、有溫度的“五愛”卓越醫生。疫情期間組織“秦軍戰疫云課堂”,開展多次醫學人文系列講座,通過陜西廣播網絡、秦嶺云等平臺與校內外師生共享,在《陜西日報》發表題為《戰“疫”中提升醫學人文教育的精神內涵》的署名文章,大力倡導并推動將“醫學人文精神”滲透到醫學教育中。
潛心教學,甘為人梯。作為一名教師,劉昌教授時刻對標“四有”好老師的標準,嚴格要求自己,給予學生們最大程度的關注和指導。她時刻關心學生,要求他們踏踏實實做學問,善于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鼓勵他們參加各項學術會議,積極參與學習交流,歡迎所有學生隨時隨地與自己討論學術問題。她堅持每周參與研究生文獻匯報會,從未因為醫療崗位的辛苦、緊張而對研究生的教育有一絲松懈和馬虎。她指導的研究生中,5名博士獲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資助,2人獲中華外科青年學者獎,1人獲教育部博士學術新人獎,1人獲評陜西省優秀博士畢業論文,1人獲評“陜西省青年科技新星”,1人獲西安交通大學“十大學術新人”稱號。
勇于創新,提質增效。疫情期間她積極探索新時代“互聯網+”的臨床教學模式,開辟了抗擊疫情線上教學的新戰場,讓抗疫臨床教師和同學們“見屏如面”。她帶領醫學生組建“真相小分隊”,推出26期系列科普視頻欄目,借助新媒體平臺向廣大群眾介紹最新的防疫信息。她主編《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校園防護手冊》并翻譯成多種語言(英語、波斯語、意大利語),向世界傳遞中國抗疫正能量。構建涵蓋本科生、規培生和研究生的教學信息一體化管理平臺以及留學生智慧教學系統,強化現代信息技術與醫學教育教學的深度融合,探索智能醫學教育新形態。
多措并舉,夯實質量。通過構建“四模式、五階段遞進式”臨床教師教學培養體系構建,層層挖掘有潛力的優秀教師,不斷培養骨干名師。打造多個具有臨床特色的師資團隊,建立“3D打印”為引導的床旁教學團隊、“外科夢工場”醫工結合團隊、“智能模擬綜合急救”技能訓練及臨床思維訓練營、“醫患溝通”達人教學團隊等多個臨床教學團隊,推進教學研討與教學經驗交流,幫助提高青年教師的教學水平。開展特色“臨床實踐教學工作坊”,承辦省上和全國臨床骨干師資培訓班,作為陜西省唯一代表在“全國醫學教育改革發展工作會議”上交流經驗。2018年,醫院獲批教育部、衛健委聯合頒發全國首批的“國家臨床教學培訓示范中心”和“陜西省師德先進集體”,造就了一支師德高尚、技術精湛的高素質專業化臨床師資團隊。
來源:西安新聞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