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第一屆儲能科學與工程本科生在西安交大畢業
學業優良率100% 近90%畢業生選擇繼續深造
作者:任娜
發布時間:2023-07-05 17:40:52
同學們領取到榮譽畢業生證書和畢業紀念品。 (西安交通大學供圖)
7月4日記者獲悉,“錦時筑夢,且待芳華”2023屆(第一屆)儲能科學與工程專業畢業生歡送會日前在西安交通大學興慶校區舉辦。中國科學院院士、國家儲能平臺(中心)主任、儲能專業負責人何雅玲等人出席活動,祝賀第一屆儲能學子順利完成本科學業,見證他們迎來人生新篇章。
獨唱《鳳凰花開的路口》拉開了畢業歡送會的序幕,畢業紀念視頻《我們一起走過》記錄了同學們大學四年校園生活的回憶,表達出第一屆儲能學子對于未來的憧憬向往。
第一屆儲能班班主任、化學學院院長丁書江勉勵同學們,在未來的科研、工作中,要勇于搶占科技創新制高點,尋找重大突破,敢于破解“卡脖子”難關,為我國創新發展提供堅實力量。
活動現場介紹了2023屆儲能榮譽畢業生情況。榮譽畢業生代表周晨捷、黃炳開回顧了大學生活,并表示在未來將繼續堅定自我熱愛,堅守家國初心,乘風破浪,實現交大儲能人的使命與擔當。
國家儲能平臺(中心)常務副主任蘭劍為畢業生頒發榮譽畢業生證書和畢業紀念品,對2023屆儲能畢業生取得的成績和順利畢業表示祝賀?;顒蝇F場,儲能專業學生還提出了關于儲能行業和自身發展的問題,相關專業教師為同學們答疑解惑。
何雅玲院士回顧了西安交大在國內首家開設儲能科學與工程專業,首家建設儲能科學與工程教學體系,首批入選建設全國首批國家儲能技術產教融合創新平臺,搭建儲能實習實踐基地的艱辛歷程。她希望畢業生保持終生學習的習慣,持續培養在科研中的鉆研能力、在學習中的思辨能力、在工作中的創新能力和領導能力;勇于變革、創造和實踐。面對學習和工作中遇到的困難或挫折,要保持敏銳的洞察力,不斷嘗試新的思路和方法,挑戰傳統思維,堅持正確方向并打破瓶頸,不斷推動儲能領域的創新突破。保持崇高的目標并為之不懈奮斗。作為“儲能一期”的畢業生,一定要帶著這份光榮和使命,厚植家國情懷,涵養進取精神,不忘初心,主動承擔推動能源領域轉型升級和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重任,真正在國家宏大的發展事業中施展自己的才華,成為能源領域各個行業的領軍人才。
據悉,西安交通大學創辦了全國首個儲能科學與工程專業(軟科獲評A+),出版了全國首部儲能專業培養方案,獲批首批“國家儲能技術產教融合創新平臺”,與企業共建“四主體一聯合”創新聯合體,支撐儲能專業“本研貫通、項目驅動”的 “高精尖”創新人才培養,推動實現人才鏈、創新鏈、產業鏈深度融合。
西安交通大學2023年首屆儲能科學與工程專業共有28名學生畢業,其中近90%的同學畢業后選擇了繼續深造,畢業生黨員比例達58%,學業成績均分高達90.3分,學業優良率100%,獎學金獲獎率100%;獲得國家級獎項25人次,省級以上獎項53人次,申報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項目國家級18項、省級5項、校級3項;在校期間參與志愿活動80余項,志愿總工時3228小時,人均115小時。
來源:西安新聞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