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升數學課堂有效性
作者:石 鵬
發布時間:2020-06-16 15:31:17 來源:西安交通大學附屬中學
為達到發展學生核心素養的教學目標,必須要全面認識當下數學教學現狀的基礎上進行改進,在數學教學實踐中真正落實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
回歸教學本質,注重知識的構建
當下的數學課堂教育更注重于知識所對應解題技巧的傳授。一堂課四十五分鐘,可能有三十五分鐘在講解對應題型的解法,更有甚者會認為數學概念并不重要,只要會做題就行了。學生在課堂上扮演的僅僅是一個旁觀者的角色,來學習教師已經總結好的知識清單。確實,數學知識本身是高度抽象,但這并不能成為忽視數學知識學習的過程性評價的理由。知識的學習本來就是一個不斷探索和積累、主動建構的過程。通過有意義的數學學習,學生能夠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自己主動地分析、理解、內化、概括,把新學的數學知識建構在原有的知識的基礎上,并通過自己的語言能夠把這一內化的數學知識表述出來,這才是學生真正達到知識理解這一目的。
巧設數學課堂情境,注重學生數學思維發展過程
核心素養是在特定情境環境中表現出來的知識、能力和情感態度。如在高中數學必修五第三章線性規劃這一節中,其目的是讓學生通過對實際問題的分析,抽象出數學問題,建立與之對應的數學模型,用數學思維真正解決實際生活問題。然而在實際教學中卻異化讓學生掌握對三種目標函數的最值或范圍的繁瑣求解方法,而忽略對其中優化思想和建模思想的滲透。在數學教學活動中,作為教師充當挖掘蘊涵的數學核心素養,設計合適的教學情境,引導學生用數學的眼光觀察現象、發現問題,用數學的語言描述對象,表達問題,用數學的思維分析問題、解決問題。
開展探究活動,注重創新意識
探究性教學活動,實際上是教學活動非常重要但又是最難開展的一個環節。它有助于培養學生的合作探究能力、創造性思維和實踐能力。學生在回歸數學本質的認識,發展數學思維的基礎上,進一步提升數學核心素養。這需要在數學教學過程中,教師根據實際教學情況,充分發揮自己的教學智慧,創造性地提出一些場景,讓學生能夠在實際參與的過程中充分發揮自己的潛力。比如圍繞一些具體的可操作性的實際問題,讓學生從數學的角度,經歷自主思考、合作探究、動手操作的環節,解決實際問題,在這一過程中尤其要注意鼓勵學生提出自己創新點,并給予相應指導,最后可以形成研究報告或小論文的形式,闡明提出問題的依據,解決問題的思路以及得出結論的意義。
規范學習習慣,重視基礎,提升學生運算能力
數學運算是高中數學核心素養中最重要和最基礎的素養,沒有合格的運算能力,一切課堂教學都是沒有效果的,其它能力素養的培養也是無從談起。運算能力薄弱的學生都有著對基礎知識、基本公式和基本計算掌握不扎實的共同特點,并且都有不規范甚至是低級的計算錯誤的習慣。對于基礎知識和基本公式,教師在教學中首先要花費時間和心思在引入新知上做文章,讓學生對知識有著深刻的印象,這樣可以有效的幫助學生理解和記憶。其次,對于計算過程和方法,教師要給學生時間和耐心去計算,學生自主探究的過程是無形的發現問題探究問題提升自身能力的過程,數學教師要站在學生的角度去備課和教學,對復雜且計算量較大的題目要有詳細步驟展開,給學生耐心講解和板書。
明確育人價值,著重落實培養學生數學建模素養
數學教師要更新觀念,不能只為高考而教學,應把培養學生素養的工作滲透到平時教學的點滴。不僅思想上要意識到,為了減少數學教師對數學建模理解上的偏差,教師要潛心研讀《普通高中數學課程標準》等文件,了解數學建模在平時教學和高考中的要求,數學教師和學生一起參與數學建模,利用數學建模方法解決問題方法的多樣性和個性化可以很好的培養學生對數學的感覺和興趣,教師可以在建立數學模型和計算方面發揮自己的專業強項指導學生,學生也可以發揮動手能力強的特點帶動數學教師,依次教學相長。數學教師指導學生掌握數學建模常見知識模塊:函數與導數解決最值問題、基本不等式解決最值問題、線性規劃解決現實生活中最優解問題、解三角形解決測量問題、回歸分析解決兩個變量的相關關系等等。
總之,數學核心素養是在新時期提出的對數學教育的新期望。因此,將數學核心素養滲透在學生學習過程之中,不僅需要教師在教學工作轉變原有的教學方法,探索有效的教學策略中做出努力,將數學核心素養滲透在教學過程的每一處細節中,更需要國家、社會、學校及家長都應該有相應的觀念轉變,給予相應的支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