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9日,西安市第七十二中學的老師正在根據往年的《招生計劃匯編》給學生們講解高考志愿填報注意事項。陜西日報記者 杜瑋攝

目前,高考進入閱卷階段。盡管通過估分,考生和家長對高考成績大致已經心里有底,但孩子的準確成績、位次還要等到6月24日才能知曉。這段時間,考生和家長該做什么呢?毫無疑問,要為填報高考志愿做前期準備了。

每年填報高考志愿,其難度不亞于高考。重學校還是重專業?看分數還是看位次?選省內高校還是選省外高校?諸如此類的問題,讓考生和家長感到非常糾結。為此,記者采訪了西安電子科技大學、西北大學、西安工業大學、西安科技大學、陜西中醫藥大學5所高校的招辦老師,請他們通過多年的招生經驗,總結一些在填報志愿過程中操作性強的方法,為考生和家長填報高考志愿出謀劃策,供考生和家長參考。

面對高考新變化

填報志愿新思路

今年,我省合并原本科二批和本科三批為新的本科二批,合并后我省普通高校招生錄取批次由原來的6個批次變為5個批次。同時,有的批次院校志愿和專業志愿的填報數量也有變化,加上今年我省新增4所一本招生高校,這些都需要考生和家長注意。幾位招辦老師表示,由于本科二批和本科三批合并為新的本科二批,該批次的最低錄取分數線大概率會比往年本科二批的最低錄取分數線低。考生和家長在填報志愿時,除了要常規性參考往年本科二批高校在陜錄取分數線外,也要參考往年本科三批院校在陜錄取分數線。

幾位招辦老師說,考生位次在高校招生錄取中十分重要。考生在填報志愿時,除了要參考近兩三年某高校在陜錄取最低分數線外,一定要看該高校錄取的最低位次。比如近兩三年某高校在陜錄取的最低位次到5000名,今年某考生在全省高考分數排名是5500名,那么在填報該高校時就要慎重考慮了;如果排名在4500名左右,就可以充分考慮填報該高校。

今年我省不少高校都有新專業開始招生。西安電子科技大學今年新增人工智能、數字媒體技術、數據科學與大數據技術、智能醫學工程4個專業。學校采用投檔成績調取考生檔案,在已調檔的考生中,采用“分數優先、遵循志愿”的原則確定考生專業,各專業志愿之間不設分數級差。

西北大學今年面向全國計劃招收3300名本科生,比去年多出50人,還新增了知識產權、智能科學與技術、生物醫學科學和臨床醫學等4個本科專業。西北大學招辦鄭戰偉老師提醒考生,今年西北大學藝術類專業對文化課要求提升,錄取規則較往年有較大變化,有報考西北大學的考生一定要仔細閱讀學校招生章程和藝術類招生簡章。

西安科技大學今年除新增智能科學與技術、數據與大數據技術、新能源材料與器件3個本科專業外,在陜招生規模也有提高,包括中外合作辦學、藝術類(設計學類)計劃都有增加。西安工業大學今年也新增了智能制造工程、智能科學與技術、機器人工程、數字媒體藝術4個本科專業。

陜西中醫藥大學今年晉升為陜西省一本招生院校。學校除了出臺一系列新生獎學金和助學金政策外,為了滿足社會對中醫康復人才的急需,學校還新增中醫康復學專業招生。

選學校還是選專業

每年填報志愿時,究竟是把選學校放在第一位還是把選專業放在第一位,都讓不少家長和考生猶豫。

“這個問題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西北大學招辦鄭戰偉老師說,在優先選學校還是優先選專業這個問題上,要綜合以下幾方面的因素。首先是興趣,其實專業的好壞和個人興趣有很大的關聯。選擇一個喜歡的專業便會深入鉆研、勤于探索,進而或許就能取得更好的成績。其次是大學所在的地理位置、人文環境等。最后,就是選擇固然重要,但努力更是“王道”。選擇一個“好大學”或“好專業”,而不去努力,一切也都無益。

西安電子科技大學教務處郭濤老師把選學校和選專業比喻為魚和熊掌。他表示,出于對平臺和學習氛圍的考慮,對于大部分學生而言,一般建議多考慮學校。對于少部分考生,可以以專業為導向選擇學校。專業選擇對了,也會在一定程度上拓寬自己未來的發展前景。

“一般來說,高水平大學看學校,普通學校看專業。”西安科技大學招辦主任李磊說,高水平大學的大學文化、學習氛圍、教師水平和生源素質都相對較好,對學生增長見識更有利。如果不能進入高水平大學,就在普通學校選擇自己喜歡的專業,努力學專學精,實現自我發展。

西安工業大學招辦主任張文鵬表示,學校和專業的選擇需要結合每個人具體情況而定,這兩者在志愿填報過程中須兼顧。一所綜合性發展、學科特色突出、專業優勢明顯的學校,他的專業也相對有吸引力,對學生未來的學習深造、求職等都有優勢。

陜西中醫藥大學招辦主任楊景鋒表示:“考生在填報志愿時,更重要的是選擇專業,因為專業決定自己未來發展的方向。有些學校可能不是同類別中知名度最高的,但某些專業也許是同領域中最具實力的,這是考生首先應該選擇的。”

填報志愿     

注重“沖”“穩”“保”

郭濤老師說:“首先,考生和家長要仔細了解報考院校的招生簡章、錄取規則,把自己最中意并且錄取位次相差不大的學校放在第一志愿,比較穩妥的放在中間,最后留一個保底院校;建議服從調劑,平行志愿模式下,第一志愿沒有錄取,不影響第二、第三志愿的錄取。其次,專業選擇上也是如此,把自己最有興趣、想要沖刺的專業放在第一個,比較穩妥的放在中間,最后留一個保底專業。最后,注意院校、專業之間拉開梯度。”他提醒考生和家長,報考前一定要打好“信息戰”,多了解學校和專業信息,參考位次和往年的分數,理智填報。

鄭戰偉老師表示,志愿填報主要還是要結合考生的自我需要。“沖”“穩”“保”是志愿填報的基本原則之一,填報志愿時要拉開梯度,不要一味地追求好學校、好專業而忽略了院校志愿間和專業志愿間的梯度。他提醒考生,選擇一所大學前務必要查看該校的招生章程或該校某一專業的招生簡章,其中總有一些要求或限制。比如藝術類專業,大部分院校或許都對其有省統考合格、文化課達線甚至單科分數達線等要求。

李磊老師表示,高分學生要針對985、211這些高水平大學填報志愿;對于普通大學,則采取興趣優先、兼顧熱門原則,但千萬不能一味沖著熱門院校、熱門專業去,畢竟行業的發展有起伏,進入高峰期后,就業的競爭會更激烈。他說:“選擇大學和專業時,還有個辦法就是去看大學的博士點。一所學校的博士點,基本上能夠代表這個學校在這一領域的水平。”

關于平行志愿和是否服從調劑,幾位老師表達了相似的意見:盡量服從專業調劑,專業志愿盡量填滿。

他們建議,平行志愿模式下盡量選擇服從專業調劑,因為高校對于進檔考生退檔主要來源于兩方面:一是該生達到該校的投檔分數線(提檔線),投檔至該校,但因該生只填寫了該校的某一熱門專業,而選擇不服從專業調劑,但其分數又未達到該熱門專業的最低錄取分數線,高校無法將其調劑至其他專業,只能選擇退檔該考生;二是該考生身體條件不符合所報專業的體檢要求,又不服從其他專業調劑,高校也只能選擇退檔該考生。

張文鵬老師說,在填報志愿時,要避免在某幾個學校和某幾個專業上扎堆報志愿;穩妥填報第一志愿院校;對于錄取過程中征集志愿是否爭取,視具體情況區別應對。

楊景鋒老師說:“平行志愿填報時,一定要將自己最心儀的學校放在第一志愿,其后依次為歷年錄取平均或最低位次由高至低的學校,切忌將錄取位次接近的幾個學校排列在一起。在同一學校內,一定將自己最感興趣的專業放在第一順位,后面梯度排列填報冷熱門不同的專業。”他建議考生要服從專業調劑,因為對于考生想沖刺的學校,服從專業調劑尤其重要。

責任編輯:陳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