陜西省高職今年擴招9600人
作者:張彥剛
發布時間:2019-05-30 09:08:44 來源:陜西傳媒網
原標題:陜西省高職今年擴招9600人 “四類群體”可報考 彈性學制讀高職
5月29日上午,省教育廳、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省農業農村廳、省退役軍人事務廳聯合召開新聞通氣會宣布,我省今年將擴大高職招生,今年高職專項擴招實行兩次補報名、兩次考試、兩次錄取,首次補報名時間為6月1日至5日。
今年高職招生計劃同比去年增加0.96萬人
省教育廳副廳長劉建林在發布會上說,為推進職業教育發展和改革,今年國務院政府工作報告中明確,改革完善高職院校的考試招生辦法,大規模擴招100萬人。
陜西省積極部署高職擴招,2019年我省高考報名人數為32.5萬,教育部下達我省高職招生計劃為16.4萬,高職計劃較2018年的15.44萬增加0.96萬。
四類群體是高職擴招的重要生源
劉建林說,今年高職擴招對象為具有陜西戶籍的普通高中、中職(含中專、技工學校、職業高中)畢業生或具有同等學力人員,重點是退役軍人、下崗轉崗失業人員、農民工和新型職業農民等群體(以下簡稱“四類群體”)。
高職擴招將實行兩次補報名 6月1日開始首次補報名
劉建林說,目前我省今年高考報名結束,考慮擴招的生源群體中,中職畢業生、退役軍人和下崗轉崗失業人員、農民工等部分有報考意愿的群體沒有參加前期高考報名,我省將進行兩次補報名、兩次考試、兩次錄取。第一次補報名時間為6月1日至5日,考試時間為7月20日至21日,錄取工作將于8月底進行,被錄取的學生同普招學生一樣,于今秋入學;第二次補報名時間為10月8日至17日,考試時間為11月9日至10日,被錄取學生于2020年春季入學。
根據這兩次錄取情況,我省決定是否再啟動第三次補報名。
我省明確,已參加高考報名考生,不再參加6月份擴招補報名,春季分類招生考試和高考統考未錄取的考生,可參加10月份擴招補報名。
取消高職招收中職畢業生比例限制
對于高職擴招,省教育廳將依據教育部要求和各校實際,綜合考慮各地的生源情況、辦學條件、經濟支撐等因素,下達學校擴招單列計劃。擴招計劃重點向優質高職院校,區域經濟建設急需、社會民生領域緊缺和就業率高的專業,以及貧困地區特別是連片特困地區傾斜。引導具有全日制高職招生資格的高校深挖潛力、承擔擴招單項計劃,通過校際聯盟或開設特設班等形式,招收擴招報名人員;積極協調新增跨省計劃,擴大生源規模。取消高職招收中職畢業生比例限制。
省教育廳將指導招生學校結合本校招生實際,科學制定招生章程。招生章程中將明確辦學類型、辦學層次、頒發學歷證書的學校名稱、辦學地點、證書種類、招生計劃、招生專業、報考條件、考試科目、考試時間、考試地點、錄取規則、學制、收費標準、聯系電話以及其他須知等信息。招生章程報省教育廳和省教育考試院備案后方可公布執行。
高職擴招的考生報名資格認定有規定
省教育考試院將會同有關部門審核考生報名資格,負責為考生辦理報名手續。各地市教育行政部門負責審核學歷和同等學力信息;教育部門會同公安部門審核戶籍信息;退役軍人事務部門負責認定退役軍人身份;人力和社會保障部門負責認定下崗轉崗失業人員、農民工身份;農業農村部門負責認定新型職業農民身份。具體認定條件,可登錄三秦網查詢。
四類群體報考免予文化素質考試
劉建林介紹,為了適應不同生源群體特點和受教育狀況的需要,我省采取靈活多樣的考試方式。對于普通高中畢業生和中職畢業生,采取“文化素質+職業技能”考試方式,文化素質成績使用高中學業水平考試成績或各校組織的文化考試成績,職業技能成績使用各校組織的職業適應性測試成績或職業技能測試成績。
對于“四類群體”報考免予文化素質考試,由各校根據學校基本培養要求,組織與報考專業相關的職業適應性測試或職業技能測試,依據測試成績錄取。對于符合免試條件的技能拔尖人才,予以免試錄??;對于獲得職業資格(技能)證書的人員,報考相關專業可免予職業技能測試。已在其他考試中被高職院校錄取的考生,不得參加高職擴招專項考試。
實行彈性學制讓學習培養更加靈活
劉建林說,面對高職擴招,高職院校將針對不同生源特點,分類編制專業人才培養計劃和方案,實施彈性學習年限(最少不低于2年,最多不超過5年,可提前畢業,也可推后畢業),采取靈活多元的教學和考核評價模式,建立工學交替的教學組織形式,推進“1+X”證書制度試點(“1”就是學歷證書,“X”就是若干職業能力等級證書)。
加快學歷證書和職業技能等級證書互通銜接,有序開展學習成果的認定、積累和轉換,針對不同生源分類施教、因材施教,開展線上線下混合教學模式改革,確保質量型擴招做到“標準不降、模式多元、學制靈活”。
據介紹,我省高校開設的高職專業覆蓋了所有專業大類。各高校結合就業形勢和生源類型特點,加強就業創業指導服務,深化產教融合、校企合作,面向就業市場,全面推廣現代學徒制、企業新型學徒制、訂單班培養等,提高就業針對性。引導高校開設就業創業課程,通過各種渠道加強對學生的就業創業指導,促進高職學生順利就業。
四類群體高職擴招入學享受相關資助政策
記者從新聞通氣會現場采訪了解到,我省按現行規定將擴招進校的退役軍人、下崗轉崗失業人員、農民工、新型職業農民納入獎助學金發放范圍。落實退役軍人學費國家資助政策,按高職院校實際收取學費金額執行,每生每年最高不超過8000元。下崗轉崗失業人員、農民工、新型職業農民按照現行規定享受資助政策。
軟硬件設施讓入學有保障
“高職擴招會不會導致學校硬件和師資等緊張?”針對記者的提問,主持新聞通氣會的省教育廳副廳長王紫貴說,高職擴招分配計劃前,我省教育部門已對各高職院校進行摸底,如果各校都能夠按照計劃完成招生,校舍資源將不存在問題。若計劃完成率不平衡,將會出現校舍過剩和不足,將通過鼓勵聯合辦學,如建立職教聯盟、利用職教集團、設立教學站點等形式,在教學硬件資源、后勤食宿等方面共建共享,提高資源使用效率。
對于師資問題,他表示,我省將全面完善教師資格準入、培養培訓、考核評價、待遇保障以及兼職教師聘用等政策保障措施。通過資源整合、專項培訓、校企合作、“銀齡講學”、社會力量兼職擴充等形式補足教師隊伍。繼續實施“職業院校教師素質提升計劃”,通過多種方式調動教師開展教育教學工作的積極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