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日前從市政府獲悉,《西安市人民政府關于促進民辦教育健康發展的實施意見》正式印發,進一步支持和規范社會力量興辦教育,促進民辦教育事業持續健康發展。

《意見》明確,落實分類管理制度。對民辦學校(中等及以下民辦學歷學校、幼兒園、非學歷培訓機構)實行非營利性和營利性分類管理。舉辦者自主選擇設立非營利性民辦學校或營利性民辦學校,積極鼓勵和大力支持社會力量舉辦非營利性民辦學校,依法落實民辦學校法人財產權。實施義務教育、資產中包含國有資產、捐贈資產及使用公建配套設施的民辦學校,不得登記為營利性民辦學校。現有民辦學校按現有民辦學校分類登記實施辦法的《通知》(市教發〔2018〕164號)重新登記,過渡期限為2017年9月1日至2022年9月1日前。

鼓勵和引導社會資金進入教育領域舉辦學校或者投入項目建設。創新教育投融資機制。鼓勵社會力量對非營利性民辦學校給予捐贈。推廣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PPP)模式,鼓勵社會資本參與教育基礎設施建設和運營管理,提供專業化服務。鼓勵公辦學校與民辦學校相互購買管理服務、教學資源、科研成果。鼓勵營利性民辦學校建立股權激勵機制。健全學校退出機制,捐資舉辦的學校終止時,清償后剩余資產繼續用于教育等社會事業。

建立差別化扶持政策體系。鼓勵和引導社會力量舉辦非營利性民辦學校。各相關部門、各區縣政府、開發區管委會要調整完善制度政策,在政府補貼、政府購買服務、基金獎勵、捐資激勵、土地劃撥、稅費減免等方面對非營利性民辦學校給予扶持。對營利性民辦學校,各地、各部門要參照高新技術企業的優惠政策,根據經濟社會發展需要和公共服務需求,通過政府購買服務等多種方式給予支持。

市、區縣、開發區可根據實際自主設立民辦教育發展專項資金,由教育部門統籌使用,用于支持非營利性民辦教育發展。探索設立民辦教育發展基金會。民辦學校學生與公辦學校學生同等享受獎(助)學金、伙食補貼、困難生資助、學費減免等各項國家和地方資助政策,義務教育階段民辦學校學生全面享受“兩免一補”政策。非營利性民辦學校與公辦學校享有同等待遇,按照稅法規定進行免稅資格認定后,免征非營利性收入的企業所得稅。

嚴格辦學許可和法人登記制度,凡未取得民辦學校辦學許可證和法人證書即面向社會招生的均為非法辦學,應依法予以查處。民辦中小學要積極承擔社會責任,嚴格按審批計劃招生,在校學生數要控制在審批機關核定的辦學規模內。嚴禁違規考試,“掐尖”招生。民辦學校招生簡章和廣告須到審批機關履行事后備案手續。學前教育階段鼓勵舉辦普惠性民辦幼兒園,堅持科學保教,防止和糾正“小學化”現象。

民辦學校要安排一定比例資金用于教師培訓。探索建立民辦學校教師交流制度,鼓勵公辦學校和民辦學校教師交流任教、合理流動。鼓勵支持高水平有特色的民辦學校培育優質課程、師資、管理,整體提升教育教學質量。鼓勵民辦與民辦、民辦與公辦學校開展區域間、校際間的合作與交流,共建共享優質教育資源。

改進政府管理方式。進一步清理涉及民辦教育的行政許可事項,向社會公布權力清單、責任清單,嚴禁法外設權。改進許可方式,簡化許可流程,明確工作時限,規范行政許可工作。民辦學校的設置標準參照同級同類公辦學校的設置標準執行,其他民辦教育機構的設置標準和程序由審批機關制定。依法執行國家民辦學校的辦學準入負面清單,列出禁止和限制的辦學行為,實行照單監管。不屬于法律法規禁止進入以及不損害第三方利益、社會公共利益和國家安全的領域,政府不得限制。

加強民辦教育管理機構建設,加強對新設立民辦學校舉辦者的資格審查。建立民辦學校信息公開制度。要將違規辦學的學校及其舉辦者和負責人納入“黑名單”,健全聯合執法機制,加大對違法違規辦學行為的查處力度。此外,市政府建立聯席會議制度,協調解決民辦教育發展中的重點難點問題。并將支持民辦學校發展納入考核。

責任編輯:塵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