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前教育,你被普惠了嗎?
作者:韓承伯
發布時間:2019-02-21 10:24:45 來源:陜西日報
從2017年“學前教育三年行動計劃”開始,我省大力推進普惠性幼兒園建設;2018年11月,《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學前教育深化改革規范發展的若干意見》進一步明確了幼兒園的公共服務屬性和普惠、提質的發展方向;2019年1月,國辦印發了《關于開展城鎮小區配套幼兒園治理工作的通知》,明確了小區配套幼兒園必須辦為普惠性幼兒園。
又是一個開學季,在我省,普惠性幼兒園的春風是否吹拂到千家萬戶?里程碑式的學前教育新政如何實現普惠又提質?
1 咸陽秦都:限制漲價有了“定海神針”
2月17日,是咸陽市普惠幼兒園秦都區華泰世紀華苑小區配套幼兒園報名的日子,許多家長前來為入學兒童報名。財務室外張貼著2018年5月的收費標準。保教費、伙食費仍執行一年前甚至兩年前的標準:保教費每月980元,伙食費每日15元。
在另外一家被認定為普惠性幼兒園的玉泉幼兒園,記者看到,收費標準也是保教費每月980元,伙食費每日15元。
據了解,秦都區教育局對普惠性幼兒園收費的要求是:不得超過最近一次物價局核準的收費標準。
華泰世紀華苑幼兒園、玉泉幼兒園都是秦都區條件較好的小區配套民辦幼兒園,去年均被認定為普惠性幼兒園。在秦都區教育局基教科負責該區域幼兒園管理的組長程大鵬看來,普惠政策對民辦幼兒園收費上的主要作用是限價。“條件較好的幼兒園都有漲價沖動,普惠園就是防止隨意漲價的‘定海神針’。”他說。
位于世紀大道的金泰絲路花城小區配套幼兒園由開發商和陜師大合作開辦,也是一家民辦園。這家幼兒園沒有被認定為普惠性幼兒園,但目前也沒有申報為營利性幼兒園。其目前的收費為保教費每月1500元。由于辦學水平較高,更因為本小區業主子女還會有陜師大金泰絲路花城小學的學位,多數家長愿意支付更高的保教費。
2 榆林:普惠性幼兒園占比達到86%
2018年下半年以來,榆林高新區綠洲陽光小區的業主們多了一件舒心事:小區配套幼兒園曾經一年近兩萬元的保教費降了,而且降了近一半。十幾名轉到其他幼兒園的孩子又重新回到了本小區幼兒園。
在榆林市,入園難、入園貴的矛盾更多集中在市級機關所在的中心城區:榆陽區和高新區。在加大了普惠性幼兒園推廣落實力度的“學前教育三年行動計劃”開始的2017年,榆陽區和高新區總共198所幼兒園中,81%是民辦園。學前教育“入公辦園難、入民辦園貴”問題突出。
2017年年初開始調研摸底、政策設計,2018年春季,榆林市教育局聯合財政局、物價局印發了《榆林市普惠性幼兒園認定及收費管理辦法(試行)》。2018年8月,在分級分類全面核算成本的基礎上,榆林市教育局公布了對全市普惠性幼兒園的限價措施,將全市民辦普惠性幼兒園分為五級。最高級——省級示范園收費最高不得超過每月1180元,市級一級園不得超過每月990元。2018年9月1日開學之際,綠洲陽光小區的業主們收到了“大禮”——配套幼兒園尚書堂幼兒園的保教費從原來的每年1.8萬元“直降”到了每年9900元。
據榆林市教育局統計,在全市民辦幼兒園收費過高問題最突出的中心城區,實行普惠性政策后,保教費平均降低近40%。
民辦幼兒園的過高收費能“應聲而落”,除了宣傳動員、政策設計外,財政投入也是關鍵。目前,榆林市在普惠性幼兒園的生均財政投入是陜西省最高的,主要的費用補貼生均每年近2000元。
榆林南北縣區發展差距大、財力懸殊,如何做到在各縣區的普及推廣?對于南六縣,保教費補貼縣上不負擔,北六縣由縣上承擔。但考慮到中心城區榆陽區建設普惠性幼兒園壓力最大,在榆陽區實行了市級、區縣級五五分攤。
據悉,北六縣中的定邊和靖邊兩縣,在財政困難的情況下,也以縣級財政投入為主落實了榆林市教育局2018年要求的普惠性政策,從而保證了普惠性政策在榆林全市范圍的推廣落實。目前,榆林市普惠性幼兒園占比達到86%。
3 西安雁塔:普惠幼兒園建設步入“深水區”
2月19日上午,臨近開學之際,西安市雁塔區教育局基教科的電話鈴響個不停。來電者基本都是家長,詢問孩子入學、轉學事宜,咨詢普惠幼兒園的收費標準等。
由于西安市給認定的普惠性幼兒園都掛了牌,因此家長對普惠園有更多了解和關注。
據了解,雁塔區在義務教育階段和幼兒園階段的學生人數共21萬人,為全省最多。由于外來人口多,該區民辦幼兒園占比高達80%。雁塔區普惠化的工作廣受關注,壓力很大。
2018年,雁塔區將區內121所民辦幼兒園中的57所認定為普惠園,加上公辦園,普惠性幼兒園占到總數的57%,比2017年的普惠率提高了35%。經過委托第三方專業評估機構的核算,雁塔區將普惠性幼兒園保教費的“天花板”定在每月1200元。
目前,雁塔區正在招標委托第三方物價評估機構對下一撥需要認定的50多家收費較高的民辦幼兒園進行成本核算,核定這些準備成為下一批普惠幼兒園的民辦園的收費標準。
隨著將4所轉民辦的原企業辦幼兒園即將收回,雁塔區的幼兒園普惠工作已經步入了“深水區”。據悉,回收4所曾經是公辦園的民辦園已經談妥,正在準備簽署協議。而將曾經的公辦園變為民辦園或長期出租給民辦園的還有若干個,甚至包括個別高校的幼兒園。如何回收這些特殊的“民辦園”,也是雁塔區普惠性幼兒園建設很有挑戰性的部分。
2019年,西安市普惠幼兒園的目標比例是75%。對雁塔區來說,小區配套幼兒園相對較少,而其他類型的民辦園相對較多。為了促進向普惠性轉型,雁塔區教育局進行了大量的宣傳、引導。
在這樣的氛圍中,一些投資者也慢慢轉變了觀念。一位幼兒園投資者說:“政府怎么限定收費都可以,不營利也行,我們就是想把幼兒園當作公益事業來做。”
雁塔區教育局局長常成成說:“我們歡迎有教育情懷的民辦園投資者,我們可以給予其獎勵、扶持,讓他們實現教育理想和自身價值。”
4 學前教育:如何做到普惠且有質量
在普惠性幼兒園建設較為有力的地區,民辦幼兒園的收費實實在在降下來了。許多家長和教育界人士提出了疑問,除了幼兒園外,政府和社會怎么做,才能確保民辦園普惠的同時又能提質呢?
西安文理學院學前教育學院副院長王曉翌說,普惠性幼兒園,不僅價格要受限制、體現公益性,而且應該是有質量的幼兒園,質量也要成為主要“門檻”,否則就不能予以認定或持續認定。因此,今后對幼兒園的質量評估、質量認定應該更加科學、有效。
咸陽職業技術學院兒童發展研究所所長張雨說,大多數民辦幼兒園教師工資本來就不高,要防止一些幼兒園隱蔽性降低教師待遇,千萬不能在落實普惠中惡化了師資、降低了教師待遇。《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學前教育深化改革規范發展的若干意見》明確提出,要提高幼兒教師待遇,民辦園的教師待遇向公辦園看齊。這是非常鼓舞人心的,也是學前教育走上良性發展的重大利好。教師是教育之本,希望能真正得到落實。
陜西省教育考試與評價研究會學前教育分會理事長羅昆山說,國家的指導意見,同時也為民辦幼兒園向高端、營利性發展留下了空間。無論選擇普惠或營利性方向,這都是高質量民辦幼兒園發展的大好機遇,真正把學前教育當事業的人應該會珍惜、抓住這一機遇。
為了推動學前教育普惠的同時能向高質量發展,雁塔區在推動普惠性幼兒園建設時,力求質量并重。對擬開辦的幼兒園,不僅鼓勵辦成普惠性,而且鼓勵專家辦學。常成成說:“雁塔區是全省的文教重鎮,專家多、人才多。因此,我們不僅推動普惠性幼兒園建設,也鼓勵、呼喚專家、教育家投身這一偉大事業。”
聲音一
希望加大獎補力度
本報記者 韓承伯
在榆林市出臺普惠幼兒園認定及收費管理辦法的2018年春夏,國家關于小區配套幼兒園必須辦為普惠園的政策尚未出臺,所有的民辦園都有機會選擇辦成營利性或非營利性。
轉型為普惠幼兒園的榆林高新區尚書堂幼兒園園長劉保林說,該園創辦之初就是想把東部地區的先進教育資源引進家鄉,因此引進了尚書堂幼兒教育機構。自從2012年進入榆林,已經成長為當地的品牌幼兒園。在2018年夏天選擇發展方向的時候,大家認識到國家對學前教育公益性的引導會不斷強化,因此放棄了已經成熟的營利性方向,選擇成為普惠性幼兒園。“在我們的理解里,教育就是善事、好事。當初在鼓勵民辦學校的政策影響下回榆林辦學,現在繼續跟著政府的引導走。”
“這樣做的時候,我們也收獲了成就感。重新回到公益性路子上,其實也回到了我們的初心。請家長和社會放心,孩子在我們就在。也希望政府能加大獎補的力度,以促進普惠園的可持續發展。”劉保林說。
聲音二
民辦園降成本是關鍵
本報記者 韓承伯
2018年底,在陜西省近8000所幼兒園中,民辦幼兒園占比近60%、學生超過50%,可謂是雙過半。其中,不同地區的民辦幼兒園比例差異很大。西安市的民辦園比例最高,達62%,榆林過半,漢中接近40%。
民辦普惠性幼兒園認定應有哪些考量?
陜西省教育考試與評價研究會學前教育分會理事長羅昆山認為,現在一般把收費作為主要的標準,但全面地講,應該從綜合質量、成本、收費三方面來認定。按照《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學前教育深化改革規范發展的若干意見》,學前教育既要普惠,又要高質量,兩者不可偏廢。認定是基礎,一定要在認定時體現對質量的把控、對質量的追求。
如何能進一步把辦園成本降下來,落實普惠性?
羅昆山說,根據調查,城市民辦幼兒園房租占成本的比例在20%到30%之間,且呈現上漲的趨勢。因此,房租是個焦點。應該想辦法把房租降下來,或者維持平價,否則現有的普惠價格也難以維持。如果能實現民辦園的零租金,則城市的辦園成本將大幅降下來,普惠性將進一步提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