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4日,省教育廳發布了《關于做好2019年農村義務教育學生營養改善計劃工作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進一步加強全省農村義務教育學生營養改善計劃管理工作,全面提升學校食堂管理水平,推動全省農村義務教育學生營養改善計劃工作再上新臺階。

《通知》要求,各市、縣(區)教育局和學校要認真梳理管理機制、食品安全、資金安全和日常管理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加強整改和落實,提高學生營養改善計劃管理水平;努力提高學校食堂供餐率,完成省政府提出的到2020年營養改善計劃實施學校食堂供餐全覆蓋的目標。

針對學生與家長關心的學生營養改善計劃重點問題,各市、縣(區)教育局和學校要做好政策文件解讀工作,特別要加強對殘疾、建檔立卡貧困戶、家庭經濟困難學生與家長的宣傳,使他們充分感受到黨和國家的惠民政策。各市、縣(區)學生營養辦要按照相關規定,規范公示統一帶量食譜、學生名單和資金使用等相關內容,使營養改善計劃工作公開透明。

在春季和秋季學期開學前,各市、縣(區)教育局要會同衛生健康、食藥監等部門對學校食堂、供餐企業開展食品安全大檢查,督查學校食堂、企業在廚具和餐具清洗、消毒,環境衛生,食材采購、庫存、加工,用水安全等關鍵環節是否符合相關規定,對于檢查中發現的問題,要限期整改并追究責任;督促校長負起第一責任人責任,親自督查食堂開學前的準備工作,確保供餐各個環節規范達標,保障學生吃上可口、安全的營養餐。

各市、縣(區)教育局要加強資金審計監管,實施大宗食材采購“六統一”,按照規范程序統一招標,實現操作流程規范化、資金管理透明化;加強營養改善計劃資金的內部審計,監督學校和供餐企業合理使用專項資金,防止虛報受享學生營養改善計劃人數、套取資金、支出不規范等行為,確保資金安全。

學校食堂是食品安全的最后一道關口,各市、縣(區)教育局和學校要加強分類崗位培訓,提高學校領導、食堂管理和從業人員的安全防范意識、營養知識、操作技能與食品安全常識。新錄用的從業人員必須經過相關培訓,考核合格后持證上崗。

各市、縣(區)教育局要加強日常督查,加大督查力度,提高隨機抽查比例,增加督查頻次,認真查補工作漏洞,防范食品和資金安全風險,推動學生營養改善計劃工作提質增效。


責任編輯:陳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