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白河縣牢固樹立“抓好黨建是最大政績”的思想,按照“圍繞教育抓黨建、抓好黨建促教育”的思路,堅持抓規范強基礎、抓提升上水平、抓融入促教育,深入實施基層黨建提升行動,全面加強黨的建設,為全縣教育改革發展提供了堅強的思想政治和組織保障。

緊扣一個目標,夯實筑牢黨建基礎。緊緊圍繞“黨支部全部達到標準化”的目標,堅持“抓點示范、全面推進”的思路,從組織設置、隊伍建設、活動陣地、投入保障、工作運行、考核管理、臺帳資料、發揮作用等八個方面,狠抓基層黨組織規范化建設提升行動,取得了明顯成效。目前,全縣教體系統基層黨組織全部達到標準化要求,其中示范點達到30%。一是選優配強基層組織班子。2016年,白河縣將原由鎮黨委管理的22個學校黨支部劃歸縣教體局黨委統一管理。為充分發揮基層黨支部的戰斗堡壘作用,將支部班子建設作為最基礎的工作,選優配強黨支部書記和支部班子,積極推行校長書記“一肩挑”,支部委員與校委會成員交叉任職。二是突出抓好標準化陣地建設。全面實施黨員活動室改造提升工程,教體局黨委下轄的35個黨支部全部達到“六有”標準,累計制定完善相關制度184項,實現了陣地建設標準化、管理運行制度化、組織生活正常化的目標。

抓好兩個載體,充分激發黨建活力。以增強黨的凝聚力和創造力為目標,以“五大提升”行動和“三幫三帶三促進”活動為載體,全面促進黨建各項工作,為教育黨建工作注入新的活力。一是實施“五大提升”行動。結合教育系統特點,堅持問題導向,緊盯基層組織黨建工作的弱項和短板,深入實施基層黨組織規范化建設提升、黨員干部和教師素質提升、抓黨建促脫貧攻堅提升、“互聯網+黨建”運用提升、學生核心素養提升“五大提升”行動,全方位提升黨建工作能力和水平。二是開展 “三幫三帶三促進”實踐活動。即組織黨員教師“幫帶特崗教師、年輕教師和能力有待提高的教師,帶頭爭當教學能手,促進教育教學質量提升;幫助學困生和留守兒童,帶頭關心關愛學生,促進學生核心素養提升;幫扶貧困學生及家庭,帶頭宣講落實教育扶貧政策,促進教育扶貧成效提升”,全面發揮黨員在教育質量提升、學校規范化管理、師德師風建設上的模范帶頭作用。

突出三大重點,提升黨建規范化水平。著眼于基層黨組織的政治功能、服務功能和發展功能,按照“素質提升抓學習、組織生活抓規范、黨員管理抓機制”的思路,不斷提升黨建規范化水平。一是完善學習制度促規范。出臺“三會一課”指導意見,建立黨員活動日制度,每年制定學習和培訓計劃,列出具體的學習培訓清單,確保 “兩學一做”學習常態化。建立網絡黨支部,通過開展網上組織生活、議事決策、黨務政務公開等工作,把單向教育培訓與雙向互動、線下教育動員與線上線下交流相結合,實現所有學校基層黨的組織和黨的工作“網上”“線下”全覆蓋。二是完善組織生活制度促規范。建立健全基層黨支部各類工作制度,堅持和完善“三會一課”、民主生活會和組織生活會、談心談話、民主評議黨員等組織生活制度,以組織生活的制度化推動黨支部規范化建設。進一步強化組織生活管理,建立計劃報備、活動紀實、現場指導、檢查考核等制度,推動組織生活融入日常、嚴在經常。三是完善黨員管理制度促規范。認真落實黨員承諾積分管理制,把黨員踐行承諾、參加組織生活、工作業績等納入積分項目,把積分結果作為黨員評先推優、重點幫教和組織處置的重要依據,教育引導黨員在“亮身份、踐承諾”中樹形象、立標桿。

建立四項機制,縱深推進黨建工作。不斷創新思路,夯實措施,探索建立了一系列長效機制,有力促進黨建工作深入開展。一是建立三單督導機制。堅持每季度向各支部下發任務清單和督查清單,對各支部工作開展情況進行督導檢查,建立問題清單,落實整改責任,督促責任單位對照清單限期抓好整改落實。二是建立派駐指導機制。落實局黨員領導干部劃片包聯35個支部,選派8位優秀的機關黨員擔任薄弱黨支部第一書記,派駐黨建指導員駐校指導,有力促進支部工作規范化提升。三是建立雙向考核機制。在每學年綜合考核上,堅持把黨建工作、教育教學管理考評與校長、支部書記考核雙向掛鉤,推動了黨建工作和業務工作雙促進、雙提升。四是建立觀摩點評機制。堅持每年組織召開基層黨支部書記述職會和中小學黨建工作推進會,通過現場觀摩、互動交流、集中點評、業務培訓等方式,交流經驗,提升水平,促進基層黨支部工作全面過硬。

抓好五個融入,促進黨建和教育工作深度融合。深入組織開展“黨建引領促教育,教書育人爭先鋒”活動,將黨建工作融入教育各項工作當中,充分發揮黨組織的戰斗堡壘作用。一是融入教育教學工作。把支部建在學校、黨小組建在教學一線,充分發揮黨員教師在教育教學工作中的示范帶頭作用,確保黨的工作和業務工作同步開展、互促共贏。目前,白河高中學建立14個黨小組,鄉鎮小學建立村完小黨小組12個。黨員教師帶頭參與大學區活動,累計承擔省市縣課題300多項,開展“送教下鄉”、支教900余人次。二是融入師資隊伍建設。以黨員“幫帶”為載體,實行黨員教師“一對一”幫扶青年教師,有效提升了教師隊伍整體素質。今年,全縣黨員教師幫帶青年教師636人,成立黨員名師工作室、工作坊、工作站26個,先后培養各級教學能手、骨干教師、學科帶頭人239名。三是融入師德師風建設。堅持黨員教師帶頭,全面加強師德師風教育、廉政教育,徹底整治黨員教師亂辦酒席風、打牌賭博風、收費補課風、走讀風,嚴格執行中央“八項規定”和師德考核“一票否決”。四是融入學校德育工作。牢牢把握黨對中小學思想政治和德育工作的領導權,加大少先隊工作力度,深入推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進學校、進課堂,全面加強優秀傳統文化教育、公民意識教育、生態文明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勞動教育等。五是融入教育扶貧工作。建立黨建+“扶貧”工作機制,實行領導聯鎮包校、干部聯戶包抓、黨員教師結對幫扶,落實29個學校黨支部與35個村黨支部結對幫扶,深入開展脫貧知識、資助政策、學業指導、志智雙扶和困境兒童關愛“五進家庭”活動,特別是立足自身優勢探索出“貧困戶+合作社+學校”農產品產銷模式,獲得國家和省市教育部門的肯定與推廣。2018年,教體局黨委被安康市委表彰為“脫貧攻堅先進基層黨委”。

責任編輯:白乂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