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中旬的珠海,溫暖如春。陜西省教育廳率團參加第四屆中國教育創新成果公益博覽會(以下簡稱“教博會”),共有15項優秀教育成果入選教博會參展,其中空軍軍醫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幼兒園的“以兒童立場為核心的幼小銜接‘橋梁’課程體系的創新與實踐”,成為我省唯一入圍SERVE提名獎的成果。

在陜西展區內,人流不斷,15項展示成果異彩紛呈。11月14日上午,教育部基教司司長呂玉剛視察了教博會展館。他來到陜西展區,聽取了館內國家中小學教育質量綜合評價改革西安實驗區工作匯報,對西安的教育評價工作給予了高度肯定。

教博會期間,陜西展團活動頻繁,高潮迭起,以省教育廳“四新四大”為代表的一批教育成果,以及優秀中小學校長、教師登上教博會大舞臺,展現了陜西教育的魅力,引起全國教育同仁的熱切關注。

教博會上陜西教育元素眾多。陜西省勉縣鄉村教師唐自銀幫助山區孩子成長的感人故事,同全國其他優秀鄉村教師事跡,在開幕式現場和場外大屏幕上不斷滾動播出,引人駐足觀看。13日,陜西省周至縣雙明小學校長李芳芳走上《振興鄉村教育》論壇,向大家分享了自己農村教師的專業成長經歷。

11月15日上午,教博會完美謝幕。與前三屆相比,本屆教博會除了規模、范圍的擴大,還實現了六項“首次”,為國內教育類博覽會樹立了“標桿”。各省市自治區教育行政部門首次大規模推薦最近五年的優秀教育創新成果參會;高等院校首次大規模參加教博會;首次運用任務驅動學習的現代理念;首次設立“首屆全國優秀教師校長教研員講壇”“全國教師教育高端論壇”;首次設立一帶一路展區,來自亞洲和非洲20個國家的教育行政官員和協會主要負責人攜成果參會;首次設立灣區教育論壇,助推國家粵港澳大灣區發展戰略。

教博會雖已落幕,可它在參會的陜西教育人心頭激起的浪花久久難以平靜,這也實現了本屆教博會提出的“碰撞、融合、改革”主題的初衷。這些感悟收獲是教育思想碰撞的火花,這些火花極有可能成為促進教育創新變革的強大動力。連日來,教博會參會陜西代表思潮澎湃,紛紛用文字把參會的感想記了下來,下面刊出部分感悟、反思,不分先后順序。

西安市教科所所長 解慧明:在學習貫徹落實全教會精神之際,教博會召開意義重大,影響深遠。四屆教博會,西安每屆均參加,每次我們都有一定數量成果參展。本屆教博會可以這樣概括:一個詞:盛大;二個詞:超越、期待;三個詞:匯聚、碰撞、變革;四個詞:創新、中國、世界、未來。呂司長對西安教育評價成果給予高度贊揚,并提出更高要求和希望。我很振奮,倍受鼓舞。通過幾天的參觀學習,我們收獲非常大。與兄弟省市相比,值得學習借簽的地方很多。

西安高新第一小學校長 劉英明:交了朋友,遇見了知音,聆聽了講座,飽覽了成果;開了工作坊,做了沙龍,找到了同盟者,擴大了影響力;學習了經驗,更新了理念,更面見了司長,收獲可謂滿滿;大開眼界,大有收獲!創新無止境!下屆還要帶著成果來!

西安高新一小麓灣分校副校長 郜曉莉:教博會如同大型名牌精品店,滿場“金銀珠寶“,就看你是否有慧眼慧心,善于根據需求尋寶拾金。還好,算我是個有心人,不僅推銷了我校歷經11年之久的“網絡環境下作文早起步序列化訓練”,還過了一把“淘寶”癮。

西安交大陽光中學副校長 續連鳳:置身教博會現場,感受到中國教育創新發展的強勁脈動,促使我們進一步開闊思維,革故鼎新,大膽實踐`,提升品質,以創新引領教育,快速追趕世界潮流。

渭南高新中學校長 王建學:有時候不是路走到了盡頭,而是需要腦子轉彎了。教育變革要啐啄同機,未來學校呼之欲出。我們需要的不只是智慧,更需要沖破藩籬的勇氣和自信堅守的團隊。

西安高新第二學校教研負責人 史美霞:此次參展,教育成果的豐碩和多樣,教育新思想的沖擊與碰撞,教育事業的前景令人欣喜和信心百倍。為了孩子,高新二校在前進!

西安交大幼兒園 吳雨洪:通過教博會的參觀學習,我深刻感到:教育發展與創新亟需每一位教育工作者認認真真投入實踐,在積累經驗的基礎上深入反思;同時尋求專家或者同伴的支持,不斷改進、優化自己的教育行動,為孩子建立起一個平等、開放、自由的學習共同體。這才是教育發展本應有的教育生態。

責任編輯:陳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