陜西省教育廳發布學校突發公共衛生事件2018年第5號預警
發布時間:2018-10-24 15:05:13 來源:陜西省教育廳網站
根據陜西省衛生計生委突發公共衛生事件風險評估以及全省2018年冬季傳染病風險專題評估結果通報,隨著氣溫下降,呼吸道傳染病、諾如病毒感染性腹瀉、流行性出血熱、流行性感冒等逐漸進入高發期,全省教育行政部門和學校應予以重點關注并做好防范措施:
一、諾如病毒感染性腹瀉:經專家會商和風險矩陣法判定,2018年我省諾如病毒感染性腹瀉高發的風險概率為必然發生,發生后疫情風險等級為高危險度風險。
建議:(1)教育行政部門要加強與衛生計生等相關部門溝通聯系,做好聯防聯控、信息共享和疫情發現、應對處置工作,同時做好學校、托幼機構等重點場所諾如病毒感染性腹瀉防控工作的指導。(2)學校、托幼機構要嚴格落實晨檢、因病缺課及病因登記追蹤和衛生消毒制度,密切留意學生健康狀況,發現有嘔吐、腹瀉等癥狀的患兒及時隔離上報,出現暴發疫情適時采取停課措施。(3)保持良好的手衛生是預防諾如病毒感染和控制傳播最重要最有效的措施。學校、托幼機構應配置足夠數量的洗手設施,強化手衛生知識的宣傳,掌握六步洗手法。(4)各級教育行政部門和學校要加強諾如病毒感染防控知識的宣傳,提高學生、幼兒和學校食堂從業人員、衛生保健人員的防控意識。
二、流行性出血熱:出血熱發病有明顯的季節性,秋冬季以10月至次年1月為發病大高峰,現已進入發病高峰,應做好防控工作。
建議:(1)各級教育行政部門和學校應加強宣傳教育,提醒廣大師生認真做好個人防護,注意個人衛生,避免接觸鼠類及其排泄物、污染物;在村周、果園、菜園、養殖場等重點場所可長期實施滅鼠、防鼠措施;如出現發熱、肌肉酸痛、皮膚出血點等癥狀應及時到醫院救治。(2)各級各類學校醫院、醫務室應配合疾控、鄉鎮衛生院等部門本著知情、同意、自愿的原則為易感人群做好接種疫苗工作。加強出血熱病例監測,發現疫情及時采取防控措施。
三、流行性感冒:9月全省流感監測哨點共報告流感樣病例3344例,占門診就診病例總數的2.05%。報告流感樣病例較上月上升540.61%。實驗室共檢測262例,均為陰性,10月份我省氣溫較低,流感的發病率可能會上升。
建議:(1)教育行政部門和學校要主動加強與當地衛計和疾控部門的聯系,加強以流感為重點的呼吸道傳染病的健康教育工作,教育學生養成良好的體育鍛煉和衛生習慣,勤洗手,多通風,多喝水,增強體質和免疫力。(2)學校及幼托機構要著重防范流感的小范圍暴發,做好晨午檢工作,對發病兒童做到“早發現、早報告、早治療”。(3)建議有基礎性疾病的人及早注射流感疫苗。
四、冬季呼吸道傳染病:監測數據顯示,流行性腮腺炎、猩紅熱、百日咳、水痘等呼吸道傳染病呈上升趨勢。天氣變化多端,早晚溫差較大,應警惕中小學校、托幼機構等重點場所出現呼吸道傳染病聚集性發病。
建議:(1)教育行政部門及學校要利用多種形式開展呼吸道傳染病防病知識的宣傳教育活動,組織師生加強體育鍛煉,勞逸結合,提高師生身體素質。(2)各級各類學校要切實開展晨、午檢工作,密切留意學生的健康狀況和生活狀況,做到及時發現、及時報告、及時處理。(3)各級各類學校要定期對教室、宿舍、食堂、圖書館等公共場所進行消毒,保持室內通風和采光。(4)學校校醫院、衛生(保健)室等部門要積極配合屬地醫療機構做好患者的早發現、早診斷、早報告及患者的治療等工作。
五、手足口病:歷年發病規律顯示,10-11月為我省手足口病發病小高峰,各高發市縣要繼續加強疫情監測,降低重癥率,避免發生死亡。
建議:(1)各級教育行政部門和學校要加強宣傳教育工作,促使家長提高防病意識,孩子出現發熱、皮疹(特別是肛周皮疹)或口腔潰瘍等癥狀應及時到二甲以上醫院就診。(2)托幼機構、學校要繼續強化環境衛生,嚴格執行晨午檢、缺課登記制度,發現病兒及時隔離并上報;一旦有聚集性疫情發生,應根據要求執行終末消毒及停課措施。
六.其他感染性腹瀉:9月我省報告了多起學校、幼兒園其他感染性腹瀉和細菌性痢疾事件。天氣逐漸變涼,由各種病原體引起的其他感染性腹瀉逐漸增多,應做好防控工作。
建議:(1)各級各類學校要加強食品和飲用水衛生管理,做好學校校園環境衛生整治工作,設有食堂的學校,尤其是實施營養改善計劃的農村學校應重視供餐安全,要加強對食品采購、運輸、加工、儲存以及餐用具消毒等各個環節的監督管理,各學校供餐應嚴格按照相關規范、制度操作,避免食物中毒事件發生。(2)教育行政部門、學校和托幼機構要開展多種形式的腸道感染性疾病防治知識宣傳工作,引導學生養成良好的飲食和衛生習慣。(3)學校和托幼機構要配合疾控部門加強對腸道感染性疾病的監測,一旦出現群體性事件,應立即報告上級教育行政部門和當地衛生疾控部門,癥狀嚴重的學生應及時轉入專業醫院進行治療。
七、狂犬病:近期,各地仍有狂犬病病例報告,應繼續做好防護和傷后處置工作。
建議:(1)各級教育行政部門和學校要以多種形式開展狂犬病危害及防治知識的宣傳,使全省廣大師生充分認識到狂犬病的危害,做到能在犬傷人后及時、主動去規范處置傷口并接種疫苗,強調抗狂犬病免疫球蛋白的重要性。(2)各級教育行政部門要加強對學校醫院、醫務室醫務人員培訓,使醫務人員能熟練掌握犬傷人的規范處置技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