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理工大:五聯動模式將貧困地區產品推向全國
作者:馮麗穎
發布時間:2018-10-22 17:15:23 來源:陜西教育新聞網
10月18日上午,在西安理工大脫貧攻堅幫扶略陽縣農特產品直營店里,記者看到,有烏雞、黑木耳、香菇、土蜂蜜、綠茶、黑豆等多種略陽農特產品,擺放烏雞蛋的冷柜里空空的,“烏雞蛋等農產品很受歡迎,最近供不應求?!蔽靼怖砉ご蠛笄诠芾碛邢薰靖笨偨浝碲w承黎道,“直營店是響應國家扶貧號召和陜西省‘雙百’工程安排,學校與略陽縣政府合作,于2017年12月正式營業,學校免了叁年租金,補助了裝修款。至2018年9月中旬,直營店對外經營銷售額41.6萬元,其中從貧困戶手中直接采購額累計20萬余元。依托直營店經營商實現網上銷售收入98.0萬余元,帶動貧困戶524戶1700人,戶均增收1870元?!?/p>
2017年5月,根據陜西省委高教工委、陜西省教育廳、陜西省扶貧工作開發辦公室有關“雙百工程”的安排,西安理工大被確定為略陽縣教育扶貧幫扶單位。
略陽縣是陜西省11個深度貧困縣之一,距西安路遠難行,境內山大溝深,貧困發生率高。面對艱巨的扶貧任務,西安理工大黨委站在講政治、講大局、講責任的高度,及時啟動、積極謀劃、認真推進對略陽縣的教育幫扶工作。
經過實地調研、科學分析,西安理工大認識到,略陽縣擁有杜仲、天麻、香菇、烏雞、黑木耳、黑河豬等優質土特產資源,但由于宣傳不到位、展銷平臺不廣闊、社會認知度不高等因素,未產生應有的效益。對此,該校先后多次召開黨委常委會議、專題工作會議、基層黨委書記會議專題研究扶貧工作思路,并多次就幫扶工作思路和措施的擬定與略陽縣交流、溝通,逐步明晰了以農特產品銷售帶動相關產業發展,以產業發展促進扶貧開發的幫扶思路,構建了以幫助略陽縣特產開拓市場、擴大銷售,引導促進規?;B殖種植的“擴需求、促供給”為工作重心的幫扶模式。
探索建構的“五聯動”特產幫銷模式,形成“直銷店+政府+學校+合作社+貧困戶”的聯合產業幫扶合作模式,建立了貧困戶與政府、與經營企業間的利益聯結機制,實現了產業帶動貧困戶脫貧增收。
2018年9月30日,陜西省高?!半p百工程”扶貧日活動安排部署會暨“雙百工程”消費扶貧現場會在西安理工大學召開,陜西省委高教工委副書記李智軍聽取該校特產幫銷工作情況報告后,認為該校實施特產幫銷扶貧項目直接帶動貧困戶增收致富的模式有效、可行,值得研究、借鑒。
略陽縣萬榮種植養殖專業合作社養殖的烏雞
西安理工大校領導介紹,“五聯動”特產幫銷模式實現了資源的大整合:
線上與線下聯動。農特產品直營店開業以來,采用“訂單收購、定點銷售”方式,優先向貧困戶采購。西安理工大幫助申請注冊了直營店的微信公眾號——百味網農產品店,面向師生定期發布產品信息,方便師生采購、消費。同時,積極聯系“采農寶”“創客云商”等銷售平臺,在全國范圍內對略陽農特產品進行推廣銷售。
校內與校外聯動。西安理工大工會、子弟學校、后勤處、離退休處等部門先后在直營店采購高山冷水米、木耳、香菇等農特產品作為職工福利、活動獎品,累計金額32.8萬余元。該校工會近日還赴略陽縣溝通,落實教職工福利采購計劃,初步擬定采購50萬余元的農特產品;理工賓館和三個校區十余間餐廳也積極聯系采購略陽農副產品,開發有略陽特色的菜品,以實際行動支持直營店的經營。還依托3個校區內的超市,開設了略陽農產品展銷柜臺。10月15日,陜西省委高教工委召開“雙百工程”優質農產品進高校直通車消費扶貧活動。西安理工大與略陽縣現場簽訂了《優質農產品戰略合作框架協議》。
此外,西安理工大利用各地校友會和校友企業聯盟,大力宣傳推介略陽縣農特產。積極與街道、城管、環保、稅務、市藥監局等政府部門溝通協調,協助特產店辦理有關證照,爭取優惠減免政策。
個人與集體聯動。結合農特產品直銷工程,西安理工大積極協調略陽縣扶貧辦、農業局等相關部門,在“兩聯一包”幫扶的何家坪村通過聯系發放雞苗、提供收購服務、開展上門技術指導等方式幫助村民養殖“略陽烏雞”,積極支持幫扶戶曹義軍牽頭成立了“略陽縣萬榮種植養殖專業合作社”,目前已經有31戶貧困戶加入了合作社。合作社目前養殖的主要是烏雞和中鋒,2400余只烏雞將于10月底出欄,該校正在積極協助聯系落實后續加工、運輸、銷售等工作。
培訓與生產聯動。配合農特產品養殖、種植和銷售,西安理工大充分挖掘學科資源優勢,積極協調校外教育教學力量聯合開發相關培訓項目。如在幫扶村村民及合作社成員中普及烏雞養殖技術,開辦了“烏雞養殖培訓班”;在略陽縣天津職教中心和安康市育英中等職業學校設置了2個“農民培訓基地”,依托基地提升農民技術技能素質,扶持幫扶村專業合作社發展,逐步壯大村級集體經濟。
西安理工大學邀請農業局有關技術人員開展烏雞養殖技術培訓
研發與服務聯動。略陽縣地存杜仲1億多株,數量居全國前列,但其銷售主要以原材料為主,產品附加值低。西安理工大在略陽縣橫現河工業園區設立了“杜仲開發研究”產學研一體化示范基地,該校組織科研團隊以實驗室研究為基礎,在杜仲全產業鏈、原料基地建設、產品研發、質量標準制定等方面,提供產業項目智力支持和服務。
聚合了多種資源的“五聯動”特產幫銷模式優勢明顯:
西安理工大農特產品幫銷項目工程啟動以來,帶動了部分貧困戶增收致富,在一定范圍內提升了略陽縣農特產品的知名度和影響力,也提升了貧困戶通過發展養殖、種植產業脫貧奔小康的信心和決心。
項目可復制性較強,有推廣前景?!拔迓搫犹禺a幫銷”模式聚焦惠農產業發展,具有主動融入精準扶貧、產業直抵貧困末梢,見效較快、周期較短的特點。陜西高校分布較廣,各高校都有條件在校內或周邊設立幫扶縣農特產品直營店面或柜臺,可以多?;ハ鄮弯N,擴大銷售范圍,提升產品知名度和影響力。陜西高校在西安市內比較集中,以各幫扶單位提供的農特產品直銷平臺形成銷售網絡,可將陜西省貧困地區農特產品推向全省、全國。
直接帶動貧困戶增收,實現“造血”功能。“五聯動”特產幫銷模式,帶動了“合作社”的成立,形成“直銷店+政府+學校+合作社+貧困戶”的聯合產業幫扶合作模式,把貧困戶納入產業鏈中來,激發內生致富動力。
利于培育壯大特色優勢產業,形成規?;B殖、種植。發展種植、養殖產業,使貧困戶得到實惠,帶動示范性較強,模仿復制容易,有利于培育壯大特色優勢產業,形成規模化養殖、種植。規?;罂梢晕{當地、特別是貧困地區的貧困人口到企業就業,讓貧困戶實現穩定收入;可快速提高養殖、種植量;可進行標準化生產,統一進行技術培訓,統一進行防疫,快速提高生產技術水平;可有效進行統一管理,降低成本;可統一品牌,提高市場占有率,讓所有參與的養殖戶擴大利潤,提高抗風險能力。
科研助力提升產品競爭力。西安理工大研究團隊發現,杜仲葉及其提取物是一種天然中藥飼料添加劑,具有增強免疫和抗病力、促進生長、改善肉質等獨特功效,且無毒、無公害、無殘留等問題,飼養效果良好,經濟效益明顯的優勢。基地正積極探索以杜仲作為動物飼料添加劑的研究和產品開發工作,計劃將略陽獨有的國家地理標志保護產品烏雞與全國地存數量之首的杜仲有機結合,推出更優質的“略陽杜仲烏雞”產品,以期帶動相關產業的發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