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大學:舉全校之力瞄準扶貧準與實狠下工夫
作者:馮麗穎
發布時間:2018-10-22 17:05:44 來源:陜西教育新聞網
“近年來,西北大學以高度的責任擔當投身高校教育扶貧工作,在結對幫扶平利縣、聯幫聯扶漢濱區、“兩聯一包”黃山村的過程中,始終把扶貧工作視為最大的政治任務、最大的發展機遇、最大的作風轉變,舉全校之力扎實行動。”西北大學副校長常江表示。
郭立宏(左)校長向黃山村捐贈產業基金
提高政治站位,展現西大格局
教育扶貧工作開展伊始,西北大學即成立了黨政一把手擔任雙組長的教育扶貧工作領導小組和處級建制的扶貧工作辦公室,配備專職工作人員,劃撥專項工作經費,把扶貧工作擺在全局工作的重要位置。
堅持樹立幫扶系統思維,注重夯實幫扶主體責任,著力搭建幫扶支撐體系,合力形成“專職干部集中開展,職能部門協力配合,院系、科研機構積極介入,廣大師生全面參與”的扶貧工作態勢,緊密圍繞省委、省政府脫貧攻堅決策部署推進各項幫扶工作。幫扶至今,校級領導26人次、處級干部138人次、教職工700余人次先后前往平利縣、漢濱區、黃山村考察推進幫扶工作。
注重頂層設計,謀劃西大方案
西北大學在與安康市委市政府主動對接后,形成了“一個目標、兩個平臺、三個重點、四大方面、八項工程”的幫扶工作思路和具體舉措。“一個目標”,即發揮西北大學資源優勢,助力平利縣脫貧攻堅和長遠發展;“兩個平臺”,即著力建設“西北大學平利社區學院”和“西北大學平利縣產學研一體化示范基地”兩個幫扶依托平臺;“三個重點”,即以教育扶貧、產業扶貧、科技扶貧為工作重點;“四大方面”,即以基礎教育幫扶提升、社區工廠模式創新發展、特色產業扶貧項目培訓和主導產業品牌提升為工作主要內容;“八大工程”,即從智力、教育、科技、人才、信息、文化、民生、志愿者服務等八個方面開展具體幫扶。
發揮科教優勢,貢獻西大智慧
圍繞幫扶對象平利縣、漢濱區經濟社會發展現實課題,西北大學注重發揮綜合性大學科教和人力資源優勢,持續推進智力幫扶和人才支持工作。
2016年,學校郭立宏校長親自帶隊全面考察了平利縣各社區工廠,完成了“平利縣社區工廠精準扶貧模式研究報告”,形成了一系列對策建議。
2017年,學校經濟管理學院白永秀教授在2016年度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西北地區易地移民搬遷的精準扶貧機制、綜合效益評價與政策創新研究”中,將平利縣社區工廠精準扶貧模式作為五大經典案例,予以了系統研究。
2017年底,學校率先成立了鄉村振興戰略研究中心,圍繞精準扶貧與異地移民搬遷、城鄉融合、鄉村產業與鄉村經濟等現實問題開展跟蹤研究。學校先后組織力量制定了《平利縣鄉村振興戰略規劃(2018-2022年)》和《面向精準扶貧的平利縣情研究報告》。
同時,西北大學堅持跳出脫貧促脫貧,先后成立陜西省省情研究院、陜西財政研究院,多次舉辦陜西發展高層論壇,相繼發布《陜西宏觀經濟發展報告》《中國西部發展報告》,持續對陜西省脫貧攻堅重大共性問題提供咨政服務。
整合各方資源,提供西大力量
在教育幫扶方面,西北大學通過建立平利社區學院支撐平臺,凝練出電子商務、農業實用技能、勞動力創業就業實用技能、勞務輸出崗前培訓四大培訓方向,先后在平利縣六鎮22個行政村開展了12個項目27期培訓,共計培訓學員1475人,其中貧困人口1122人,占比76.07%。
西北大學加緊探索跨市縣大學區制聯合辦學模式,實現了附屬學校與平利縣各學齡段學校、職業技術學院與平利職業教育中心的對口幫扶全覆蓋,堅持以國培計劃師資培訓、優質生源基地建設為抓手提升平利縣、漢濱區教師隊伍整體水平,以送教下鄉、跟崗學習為形式提高基礎教育教學、教研能力,以師生支教、社會實踐為途徑幫帶平利縣職業教育發展。
今年以來,西北大學與平利縣、漢濱區在教育領域開展了12次交流活動,73名師生參與其中。今年,在該學校舉辦的“諾獎論壇”上,邀請諾貝爾生理學和醫學獎得主愛德華?莫澤(Edvard Moser)教授作學術報告,開拓性嘗試在結對幫扶的安康市平利縣設立分會場,700余名平利中學師生收看了本次“諾獎論壇”的視頻同步直播,貧困縣師生與西大師生一道感受世界頂尖學術大師滋養。
平利中學師生同步聆聽西大諾獎論壇
在科技扶貧方面,西北大學相繼在柞水、佳縣、平利縣、鄠邑區、黃龍縣設立地方科技工作站,整合科技資源與區縣政府和企業設立實體性地方產學研合作基地,實現科技人員“走下去”、科技扶貧“發力準”,助推科技成果轉化和科技精準扶貧。依托平利縣地方科技工作站,西北大學建立了富硒速溶茶產學研一體化示范基地和中蜂養殖及產業化產學研一體化示范基地,投入212.5萬元、400余人次財力人力支持,幫帶安康市圣泰生物科技和平利縣女媧秦源圣泰蜂業2家公司實現技術、產品、品牌升級,帶動600余名貧困人口增收脫貧。
在民生幫扶領域,西北大學先后舉辦了“平利縣富硒農副產品展銷暨西北大學年貨節”“特色美食節暨平利縣富硒農副產品進校園活動”“優質農產品進高校直通車消費扶貧活動”,逐步建立起“節日集中展銷+專柜日常營銷+食堂檔口直供+無人超市促銷+網上平臺營銷+教工福利采購”的平利縣農副產品拓銷渠道。
2018年10月15日,學校與京東集團簽訂《“京東X無人超市”項目合作協議書》,年底前以扶貧為主題的校園無人超市將落戶學校長安校區。同時,學校聯合校友企業著力打造的“西北大學創客云商‘互聯網+扶貧’模式”于國家扶貧日啟動,首期銷售略陽縣冷水米、香菇,平利縣臘肉干,山陽縣琥珀桃仁4款產品,實現營銷收入452382元。
今后,西北大學計劃按照深度貧困縣“一縣一品”和創客云商“一季一品”的形式和節奏,在未來持續開展消費扶貧活動,從而凝聚起高校、校友、貧困縣各方力量助力脫貧攻堅的合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