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要發展,關鍵在教師,強教必先強師。為了打造一支師德高尚、業務精湛、結構合理、充滿活力的高素質專業化教師隊伍,近年來,市教育、編制、人社、財政等部門從多方面入手,著力加強教師的教學水平、學術能力的培養與提升,努力讓每位教師都能成為學生喜歡和敬佩的好老師。

加大人才引進力度 調整郊區縣教師編制

為了加大人才引進力度,西安市大力實施“雙千計劃”,即“千名碩士進中學”、“千名免費師范生到基層”,每年提前開展進校園招聘。2018年計劃進校園招聘碩士研究生294名、免費師范生270名;2018年全市計劃統一公開招聘中小學幼兒園教師1349名;實施“農村義務教育階段特崗教師招聘計劃”,2018年計劃招聘特崗教師125名。

此外,為了解決新任教師編制短缺問題,西安市統籌配置和跨區域調整城鄉教職工編制,在總量控制的前提下盤活編制存量,調整郊區縣教師編制,2018年在全市范圍內從郊縣調劑了1350個教師編制到中心城區,積極緩解師資短缺矛盾。

注重教師培訓 提升教師業務素質

為了促進教師不斷學習、不斷提升、不斷成長,近年來西安市教育局始終堅持實施“以德為先,骨干帶動,全員提升”的強師戰略,不斷創新培訓模式和培訓內容,積極開展遠程培訓、集中培訓、異地培訓、境外培訓等多種形式的培訓活動,組織教師參加不同層次、不同學科的專業培訓,增強培訓的針對性和有效性,不斷提高全市教師專業化水平。

“名師名校長‘百千萬工程’培養培訓計劃、2018年暑期教師學科能力提升培訓、鄉村中小學教師信息技術應用送培下鄉……”這些具有針對性的培訓,不但促進了教師專業成長和技能的提升,在一定程度上也縮小了區域、校際間的師資水平差距,促進區域教師隊伍均衡發展,提高全市基礎教育整體教學質量。

推動教師交流輪崗 均衡教育資源配置

為了促進教育資源均衡配置,西安市在實施“名校+”工程和大學區管理制改革的過程中,重點加強了校長教師交流輪崗工作,從2016年起,通過擴大交流范圍、延長交流時限、強化交流考核等舉措,促進教師從“學校人”到“教育人”的角色轉變。

2017-2018學年,全市共有5000名專任教師、450名校園長在大學區內和城鄉之間轉任交流,同時,全市遴選180名農村中青年骨干教師到城市優質學校進行跟崗學習,選定了100名校長(管理干部)在城市、農村學校間互派鍛煉。為支援西咸新區教育發展,西安市共選派230名城市優秀教師、30名校園長到西咸新區開展為期一年的援教工作。西咸新區選派180名教師、20名校園長到西安各區縣進行跟崗學校。

加強骨干教師培養 促進教師隊伍建設

據了解,西安市從2010年起持續加強骨干教師隊伍建設。截止目前,全市共有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9人;國家級突出貢獻專家1人,省級突出貢獻專家3人,市級突出貢獻專家16人;市級中青年專家3人;市學術技術帶頭人9人;市跨世紀學術學科帶頭人6人;陜西省三五人才6人;省特級教師273人、陜西省教學名師11人、陜西省學科帶頭人116人、陜西省教學能手920人,西安市學科帶頭人477人、骨干教師1468人、教學能手4882人,教學名師19人,這支隊伍已經成為加快推進西安教育事業改革發展的中堅力量。

責任編輯:陜西教育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