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2017年底,全省義務教育學校6373所,其中小學4752所,初中1621所。在校學生357.3萬人,其中小學生252.3萬人,初中學生105.0萬人。農村義務教育學校5136所,在校學生169.6萬人。”在7月24日開幕的省人大第十三屆常委會第四次會議上,受省政府委托,省教育廳廳長王建利作了陜西推進城鄉義務教育一體化發展,提高農村義務教育水平的報告。

建檔立卡貧困家庭義務教育子女實現“零輟學”

報告提到,為緩解“鄉村弱”“城鎮擠”“擇校熱”等熱點難點問題,省教育廳加強與有關廳局的溝通和協作,采取切實措施不斷縮小城鄉義務教育差距。

全省高標準落實義務教育公用經費補助。按照小學每生每年800元、初中1000元的標準(分別高出國家基準定額標準200元)對中小學校給予公用經費補助,農村寄宿制學校生均分別再增加200元。按照小學每生每年1000元、初中1250元的標準補助城鄉義務教育家庭經濟困難寄宿生生活費,資助面約占寄宿生總人數的65%。

全面改善城鄉義務教育學校辦學條件。2018年,省級統籌下達義務教育學校建設項目補助資金34.83億元,實施農村薄弱學校改造和縣城以上城區中小學建設,重點支持新建改擴建校舍、改造體育運動場地、購置圖書、購置教育教學及學生生活急需的設施設備等。

著力加強鄉村教師隊伍建設。全省先后投入3.11億元,支持實施特崗教師計劃等項目。2018年特崗教師計劃從4160增加到5800名。全面落實集中連片特困地區鄉村教師生活補助,補助教師5.8萬人,實現鄉村教師全覆蓋。

實施校長教師交流輪崗。2017—2018學年,全省共交流輪崗教師1.83萬人次,其中從城鎮學校到農村學校交流教師1.2萬人,推動城鎮優秀教師向鄉村學校合理流動和對口支援工作成效明顯。

實施消除大班額計劃。2017年,城區中小學56人以上“大班額”較2015年下降了19.67%,66人以上“超大班額”下降了61.21%。

全力做好控輟保學工作。2017年以來,建檔立卡貧困家庭義務教育子女實現“零輟學”。

大力推進教育信息化。全省10059所中小學校、31萬名教師,通過注冊人人通平臺享受到優質課程資源,學科教學應用工具的安裝使用量在100多萬余人次,有效擴大了優質教育資源覆蓋面。

100個縣(區)通過國家義務教育基本均衡縣評估認定

報告提到,陜西城鄉義務教育一體化改革均衡發展,推進順利;落實政策,促進公平;注重質量,內涵發展。目前,共有100個縣(區)通過國家義務教育基本均衡縣評估認定,“雙高雙普”縣(區)91個,教育強縣33個。

報告也提到,由于城鄉義務教育一體化改革發展涉及部門多,協調工作頭緒多、難度大,一些配套政策出臺比較緩慢。同時也存在對農村義務教育傾斜支持不夠,中心城區教育資源總量不足,“班大、人多、入學難”等問題。

下一步,陜西將通過統籌資源,科學規劃布局,不斷強化各級政府辦學責任;健全機制,加大財政投入,優化義務教育資源配置;完善體制,推進制度改革,努力建設高素質教師隊伍;提高質量,轉變育人方式,促進義務教育學校內涵發展;強化督導,提高治理水平,推進義務教育城鄉一體化發展。


責任編輯:陜西教育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