陜西旬陽:借力教研師訓,促鄉村教師蝶變
作者:丁洪剛
發布時間:2018-07-11 11:03:22 來源:陜西教育新聞網
6月23日,安康市旬陽縣教研師訓中心初中政史教研員趙玉萍終于清閑下來,從5月26開始他完成了每年一度的政史考前輔導。雖然工作量大、時間長,可年近六旬的他說“累并快樂著”。他去的很多鄉鎮初中路途遙遠,要翻山越嶺,政史學科薄弱需要引領,他稱之為“教研扶貧”。“困難再大,我都要去講!”趙玉萍說。
這只是旬陽縣研訓人員為基層學校、一線教師服務的一個縮影。
地處秦巴山區的旬陽縣,近年來探索出“研訓一體、知行合一”的教師校本發展模式,有效促進了教師專業成長。作為承擔縣級校本常態指導任務的旬陽縣教研師訓中心,形成了“教研指導,教師培訓,電教支持”的“三位一體”服務體系,在構建教師“三級三類骨干體系”、推動國培網絡研修與校本研修、課程改革等方面積極探索,為鄉村教師成長發揮了有效的作用。
“摳門校長”培養名師的“法寶”
“我很摳門,但兩個方面舍得花錢,一個是學校安全,一個是教師培訓。”干了大半輩子教育的旬陽縣甘溪鎮中心學校校長向維錄向記者“坦白”道。
在體育老師聶靜眼里,校長的“摳門”可不少:辦公桌、課桌凳壞了,修不好了再換;教室墻被水泡了形成水漬,老師自己動手刷墻……可大家都知道,校長在教師培訓上花錢從不含糊。學校在崗教師35人,每年參加市級以上培訓花費近20萬,僅此項費用就占到學校公用經費的30%。學校規定出去培訓歸來的人必須要寫一篇學習心得體會、組內教研交流,否則不予報銷。
向維錄培養教師有自己的一套“法寶”。他為全校教師制定了“‘十二五’教師發展規劃”,通過選苗子、壓擔子、搭臺子、鋪路子讓青年教師“出彩”。只要是縣上師訓部門安排的活動鼓勵教師都要參加,增長見識。
正因為如此,在這所600多學生的普通鄉村學校,目前已涌現出省級學科帶頭人1人、省級教學能手3人。教師郭庭霞清楚地記得,一次去重慶參加賽教,父親幫忙給做教具,校長全程背著教具,她的課被專家稱為“最樸實的課”。在家人、學校、師訓部門的支持下,她一步步走到省上成為省級教學能手、省級學科帶頭人。去年,她在有關機構組織的評選中獲得“中國最美科學教師”的稱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