淳化縣“四個陣地”創建促養成教育落地生花
發布時間:2018-07-08 09:44:51 來源:淳化縣教育局
近年來,淳化縣教育系統以立德樹人為根本,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為引領,不斷加強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大力實施“教育質量提升工程”;以“四個陣地”創建為載體,切實加強學生養成教育;以培養學生核心素養為根本,堅持開展“經典誦讀”“陽光體育大課間”活動,校園藝術節、運動會、足球賽風生水起,校園足球聯賽蟬聯北五縣第一、全市第三,田徑比賽名列全市前茅。2018年6月,淳化縣運動健兒又在咸陽市學生運動會上取得驕人成績,先后榮獲高中女子組團體第一名、初中女子組團體第二名、高中男子組團體第三名、初中男子組團體第七名,淳化縣代表隊以總分200分的成績取得全市團體總分第二名的歷史優異成績。養成促發展,堅毅促提升。2017年淳化縣一舉通過義務教育均衡發展和雙高雙普創建驗收,創出了小縣辦大教育、貧困縣推進均衡發展的新路子。
淳化縣堅持以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促進學生核心素養提升為目標,秉承“貼近實際、貼近生活、貼近學生”的基本原則,積極遵循未成年人身心成長的規律特點和接受能力,以實踐教育、體驗教育、養成教育為重點,創新開展中小學生養成教育“四個陣地”(文化教室、溫馨宿舍、節儉食堂、衛生廁所)創建活動,將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與學生文明習慣養成教育全面有機融合,堅持從規范學生日常行為習慣做起,從生活一點一滴做起,以學生良好行為習慣養成為出發點和落腳點,教育引導青少年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內化于心、外化于行,進而全面提升學生核心素養和能力,創出了一條有效促進中小學生養成教育的路子。
文化教室創建抓內涵、重育人
淳化縣高度重視宣傳教育,以提升教室文化內涵為切入點,以宣傳教育為有力抓手,緊緊圍繞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教室醒目位置張貼宣傳畫、標語,讓文化宣傳如影隨形、隨處可見,在潛移默化的教育環境中真正使每名學生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做到耳熟能詳,銘記于心。同時,充分利用教室黑板報,對核心價值觀、先進人物事跡、學生優秀作品等進行深層次、多角度、全方位宣傳和展示,全面提高學生知曉率與參與度,著力弘揚真善美,凝聚正能量,促進學生健康成長。重視人文知識教育,堅持把“文化教室”建設作為創建“書香校園”的重要內容。通過在教室內外墻壁張貼學生文章、書法、繪畫、手抄報等作品及懸掛名人畫像,啟迪學生心智,陶冶精神情操,不斷激發學生刻苦學習、全面發展、追求卓越的積極性與主動性。同時,為了進一步豐富學生課余文化生活,不斷開闊視野,增長知識,各班級均在教室設立了“圖書角”,通過班級圖書借閱交流,撰寫讀書心得及開展“講圖書故事”等系列活動,從而使教室處處洋溢著濃郁的文化氣息,讓健康文明、知性雅趣成為了“文化教室”創建的主色調和主旋律。全縣中小學以“國學經典”、“才藝大比拼”、“平安校園你我他”等為主題,傾心打造教室文化,開展“班級文化創建”評比活動,有效的激發了廣大師生對“文化教室”的創建熱情。重視文明禮儀教育,充分發揮教室傳授知識和傳播文明主陣地的作用,除了對課間活動、自習時間提出明確任務要求外,對學生課前歌唱、語言交流等方面也進一步進行規范,重點對學生文明禮儀、言談舉止、待人接物、人際交往等方面進行教育引導,糾正偏差,以良好文化環境氛圍的創設促進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禮儀、交往習慣,牢固樹立心中有他人、有集體、有祖國的意識。各學校在“文化教室”創建方面,充分發揮師生和團隊的聰明才智和合作精神,各教室布置均做到設計規范,布局合理,主題鮮明,既突現班級特色,又彰顯文化內涵,既有統一規范,又有個性特色。
溫馨宿舍創建抓管理、創特色
各校按照“一班一品,一舍一特色”要求,在宿舍“安全、舒心、美觀”上做足功課,下深功夫。為了切實加強宿舍管理,各學校相繼完善了《學生寢室管理細則》、《舍長工作職責》、《宿舍衛生管理制度》等管理制度。不斷創新管理方式,大力推行“三聯系”(即班主任、舍務老師、家長聯系制度)與“三統一”管理模式 (即在每個宿舍門前統一懸掛住宿學生信息牌,宿舍內墻壁統一張貼住宿學生床位號與姓名對照表,宿舍內每個學生床位前統一張貼床位號),確保宿舍管理各項工作有章可依、有規可循。同時在宿舍管理中充分發揮學生干部(舍長)的示范和能動作用,采取以鼓勵激勵為主的管理辦法,定期開展“文明宿舍”、“優秀舍長”評比活動,以榜樣帶動促全員參與,著力促進宿舍管理工作健康有序、規范有效。加強特色創建,堅持以人為本、重視個性培養為基本原則,堅持“靜凈樂美、溫馨舒適”的總體要求,在加強對宿舍硬件設施的維護與更新基礎上,統一定做儲物柜、整裝鏡、臉盆架,保證每生一儲、一鎖、一盆、一巾、一壺。按照“健康文明,創建特色”的工作思路,遵循學生個性及年齡特點、認知規律及生活習慣,突出布局合理、創新設計的理念,全面加強對宿舍環境的布置與裝飾,實現了“校校有特色,班班有亮點,舍舍不一樣”。同時,按照“餐后清、日打掃、周檢查”的基本要求,扎實做好宿舍衛生保潔工作,持之以恒做到宿舍地面干凈整潔,被褥折疊整齊劃一,生活用品擺放井然有序,努力構建環境美好、安全溫馨的宿舍文化。堅持關愛幫扶,班主任堅持經常走進學生宿舍,加強對學生生活習慣與生活自理能力的指導和培養,及時糾正不良的生活方式與習慣。尤其對因病、因殘或留守、單親家庭等特殊困難學生進行關愛幫扶,加強心理溝通與疏導,了解學生現狀,解決實際困難,指導各成員之間互幫互助、團結友愛,使宿舍的每一名成員充分感受到集體的溫暖,著力培養孩子的愛心、善心,引導他們養成助人為樂、樂善好施的良好品質。人性化的管理,讓每一名學生樹立起了心中有他人、行動靠自覺的良好意識和習慣。全縣全面推行的住宿生銘牌制度和“54321”常規考評制度(即學生干部初查、班主任復查、宿舍管理員核查、主管領導督查、校長抽查五輪檢查制度;考勤、衛生、安全、紀律四方面工作考評制度;查違禁物品、看宿舍整體布置、訪學生家長三種工作形式;最美舍長、最美宿舍兩項評選制度;每月一次安全逃生演練制度),得到了省市專家的充分肯定,并在全市推廣。
節儉食堂創建抓習慣、促養成
全縣各學校積極在師生中開展“節糧、節水、節電”三節主題教育活動,教育師生積極形成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各班級充分利用班團隊活動時間,向學生講解有關勤儉節約的名人故事和知識,加強勤儉節約教育。同時,積極開展“節約餐桌”宣傳教育活動。通過餐廳宣傳標語、校園廣播、校園文化櫥窗等多種形式多種渠道的宣傳節儉教育,將文明節約教育滲透到學生日常生活和用餐習慣之中,著力引導廣大學生養成節約糧食,文明用餐的良好習慣。加強日常管理,堅持從學生用餐細節入手,做到學生餐盤一致、編號一致、座號一致,由文明就餐監督員對各班就餐人數、紀律、衛生等進行記錄,定期評比。持續開展“文明用餐”活動,培養學生餐廳不嬉鬧,用餐要排隊,餐前餐后要洗手、按量用餐的良好習慣。強化“三愛三節”文明節約教育。將愛學習、愛勞動、愛祖國“三愛”教育和節糧、節水、節電“三節”及“愛綠、護綠”系列教育活動統籌安排,加強教育引導和榜樣示范,堅持開展“三愛標兵”、“節約明星”評選表彰活動。以各種名人故事、案例、宣傳倡議書等形式持續教育學生從小養成健康文明,勤儉節約的良好習慣,將“節儉食堂”建設工作深入推進。
衛生廁所創建抓保潔、正品行
淳化縣教育系統結合“垃圾不落地,校園更美麗”系列社會實踐活動要求,以“文明班級”“文明學生”評選為抓手,教育學生崇德向善,愛護環境,講究衛生,培養學生良好品質,展現學生綜合素養。各學校采取包抓到班到人的具體辦法,著力開展廁所衛生和設施維護管理工作。堅持通過每天一小掃,每周一大掃活動,培養學生不怕臟、不怕累的吃苦耐勞精神和健康生活勤動手的思想。積極提升文明素養,倡導學生文明用廁,愛護廁所公共設施,講究衛生,堅持做到大小便入池,便后及時洗手,不在廁所內說臟話、隨地吐痰、亂拋雜物,不在廁所墻壁亂涂亂畫等文明意識,逐步培養學生自覺講究衛生的文明習慣和素養。加強保潔管理,按照“班班有義務,人人都參與”的管理辦法,加強學生對廁所衛生的自主管理,強化培養學生“創先爭優”意識和良好的衛生習慣。定期開展廁所衛生保潔工作“先進班級”評比活動,將評比結果及時納入班級周評比與學期考評中,激發學生集體榮譽感與勞動光榮感。以“讓青青的綠色,五色的花朵,文明的語言”進入廁所為基本要求,推行學生自我管理、自我體驗、自我監督,教育孩子們從小養成熱愛勞動、崇尚勞動的良好品質。引導孩子們從小事做起、從身邊事做起,努力在勞動中培養獨立生活的基本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