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6日,西安市民辦“小升初”面談陸續展開。全市進行面談招生的29所民辦學校中,有16所開始了面談招生,三秦都市報全媒體記者有幸走入相關招生學校,近距離觀察采訪“小升初”面談過程,感受炎炎夏日中緊張的選拔氛圍,了解小學畢業生及家長對面談招生的感受。

開始面談 家長比孩子緊張

上午7時許,西安市灞橋區灞豐二路上的西安鐵一中濱河學校大門前,前來進行“小升初”面談的小學生,在家長的簇擁下從四面八方趕到這里。在學校工作人員的引導下,孩子們有序排隊準備進入學校進行面談。“我從西郊帶孩子趕到東郊,早晨5點多就啟程了,希望孩子今天的面談能有好的表現,說實在的,我現在比孩子要緊張。”家長楊先生對記者說。

7時15分許,學生整隊進入學校大門,在檢查學生面談憑證的同時,學校不時有老師提醒孩子們“除面談證和素質報告單外,手機等與面談無關的證件、紙筆不能帶入校園和面談點。”學校相關教師告訴記者,西安鐵一中濱河學校,這次網上面談的報名人數為3004人,錄取人數為669人,每天安排4場面談,持續3天,要保證不同場次之間面談話題不重復。為保證面談有序進行,學校提前進行精心準備和提前模擬演練,在學校門口安排了工作人員和學生志愿者在校門口有序引導面談的學生,同時引導學生和家長,面談結束后,從學校的另一出入口有序離校。

記者觀察 視頻系統實時監控面談室內老師學生表現

10時許,記者在首場學生面談結束后,有幸經校方允許進入面談點,對第二場面談進行近距離采訪。

學校工作人員告知記者,按照全市面談規則的要求,為避免對面談學生和面談過程造成干擾,面談室、候談室等地方,面談期間禁止拍攝、采訪。

10時30分,第二撥面談開始,記者來到學校教學樓內的視頻監控室內觀察到,通過學校視頻系統,學校35個面談室內同時面談的情況清晰可見,一目了然。

在面談點中央坐著的學生對面坐著三位評委老師表情和藹,中間老師作為主評委,將相關話題提問給孩子后,三位老師仔細觀察孩子的作答和現場表現,記錄打分,在他們一側座位上還有一名核分員與公眾監督團的代表監督面談過程。面對提出的問題,不同的孩子表情各異,并不時做出不同的手勢。整個過程全程錄音錄像。

學校工作人員介紹,經金屬探測儀檢查保證工作人員和學生不將手機等通信工具帶入面談點后,進入候談室,在公眾監督團的監督下,學生通過隨機抽號的形式,確定面談室和面談順序,相關編號會立刻被粘貼在學生左胸前。每場面談開始前,在監督團的監督下,每個面談室的評委和面談內容,也是通過隨機抽號確定的。

多次模擬 家長請親戚當評委面談鍛煉孩子

就在孩子們進行面談的過程中,等待在面談點外的家長不顧驕陽似火在焦急中等待。對于孩子今年小升初,在灞橋區紡織城附近居住的劉女士對記者坦言:“感覺我和孩子都累。”她說,為了能給孩子選一所教育質量高一些的學校,從小學五年級開始,就給孩子報了包括奧數在內的多個社會培訓班,夫妻兩人和孩子的周末,幾乎都被補習班占據。

她說,今年實行民辦“小升初”招生“電腦隨機派位+面談的改革”。為了給孩子增加被錄取的機會,小升初面談培訓班報了,“搖號”沒有搖上后,為了把握住面談錄取最后的機會,自己還特意聯系親屬,找來孩子比較陌生的親戚當評委,多次模擬面談環境,鍛煉孩子在陌生人面前的表現力和語言表達能力,還將每次面談的錄音,反復播放給孩子聽,幫助他糾正語言表述上的問題。這樣的“面談”,其實在真正面談前已經演練了多次,希望今天孩子能有不錯的表現,不負上述付出,這個夏天對孩子來說也挺累的,面對這一切自己不知說什么好。

與劉女士類似,幾位家長也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現出無奈,他們說,目前的民辦小升初招生,是在教育資源極度不均衡的情況下的權宜之舉,不僅孩子累、家長也累,孩子的童年沒有了歡樂,這讓家長最揪心,希望教育管理部門能進一步規范民辦“小升初”招生的同時,盡快采取有效措施,增加優質義務教育公辦教育資源供給,讓西安的孩子享受到更多更好更平等的家門口教育,不要讓家長和孩子們為升學奔波受累。

上午10時許,西安鐵一中濱河學校首場面談結束后,記者隨即采訪了幾位結束面談的小學生。幾位孩子興奮地對記者說,面談沒有奧數和數學。來自宇航一小的小萌對記者說,感覺面談題都不是很難,但都要結合平時積累費心思考,還要完整地表述出來才行,面談成績現場要簽名確認,每個人面談時間超過10分鐘。

從學生的回憶表述看,首場的面談題目大致是:“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結合這句話談談通向成功的路上需要啥品質,自己的理想是什么?實現理想需要哪些品質?在35秒鐘內盡可能說出你知道的古代詩詞?拿破侖流落荒島,在這樣條件非常惡劣的情況下,你會怎么生存?提高生活品質你有什么特長可以展示?中秋節就要到了,組織兩項活動,一個是班集體要做手抄報、PPT等,還要寫活動總結,班級里有5個人,你如何安排活動籌備。家中也要過國慶節,你給家中策劃兩項有意義的出行活動。有孩子告訴記者,他給家里安排活動是一起吃月餅賞析與中秋節有關的古詩詞,還有猜燈謎賞桂花,去錢塘江觀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