陜西高考語文試題重視經典閱讀 數學突出思維能力
作者:張彥剛
發布時間:2018-06-08 09:22:13 來源:三秦都市報
陜西省今年高考語文使用全國Ⅱ卷,題目給出的寫作材料是:“二戰”期間,為了加強對戰機的防護,英美軍方調查了作戰后幸存飛機上彈痕的分布,決定哪里彈痕多就加強哪里,然而統計學家沃德力排眾議,指出更應該注意彈痕少的部位,因為這些部位受到重創的戰機,很難有機會返航,而這部分數據被忽略了。事實證明,沃德是正確的。
題目要求:結合綜合材料內容及含義,選好角度,確定立意,明確文體,自擬標題;不要套作,不得抄襲;寫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
考生感受:初看有些蒙 細思考有話說
昨天首場語文科目考試結束后,記者先后在西安市第85中學及育才中學考點采訪了三位考生,其中兩位考生對記者說,剛剛拿到這種帶歷史背景的作文時,閱讀完材料感覺有些蒙,但靜下心來仔細品味,從題干中的“更應該注意彈痕少的部位,因為這些部位受到重創的戰機,很難有機會返航,而這部分數據被忽略了”核心提示,就讓我們明白了題目的考核立意,就是應該有嚴密的邏輯思維及反向思維能力來認識事物,這樣作文就好寫了。多數考生認為,今年作文難度與往年大體相當,關鍵是要突破審題,抓住要義,立意準確,行文規范,才能拿高分。
教師點評:高考作文注重學生思維發展核心素養的考查
昨天語文科目考試結束后,省級示范高中西安市85中正高級教師、陜西省中學語文特級教師呂遠,省級示范高中西安市26中語文教師李建華,分別接受本報記者采訪,就今年高考作文進行點評。
采訪中呂老師和李老師都說到,高考作文的考核,充分體現了近些年來對高中語文教學中,大力提倡的學生思維發展核心素養的培養。提倡學生學會主動思考。高考作文題目,通過二戰期間修復戰機的事例,表現了英美軍方和統計學家沃德對這個問題的不同認識,呈現的是一個典型“幸存者偏差”的事例。
只要學生綜合文字材料,清晰的領悟到“更應該注意彈痕少的部位,因為這些部位受到重創的戰機,很難有機會返航,而這部分數據被忽略了”的提示寓意后,結合自身學習生活實際實例確定立意來寫作,強調辯證思維,就不難寫出不錯的作文。
專家點評高考語文試題 重視經典閱讀和思維品質考查
2018年高考語文科目考試結束后,省招辦邀請陜西師范大學文學院有關教授和部分中學高級語文教師對我省語文科目試題進行了簡要分析。
本年度陜西省繼續采用全國試卷,試題特點可以歸納為四個方面。
考試素材緊貼時代,聯系生活。
“現代文閱讀”三類閱讀材料分別涉及“大數據時代”“國民面對新生事物時的微妙心理”“自主創新”“知識產權”“科技成果轉換”等內容,這些素材與現代生活與未來世界緊密相關;“語言文字運用”中含有對戲劇的傳承與創新的內容,與當前優秀傳統文化傳承主題緊密聯系。在“語言文字運用”中將“奮斗”“團結”“同舟共濟”等中華民族精神的關鍵詞作為仿寫的內容,引導考生積極健康的人生觀、世界觀。考試方向引導語文教學緊密貼合新時代發展脈搏的話題,引導學生關注現實,關注生活。
重視經典作品閱讀的考查。
本套試題從文言文到現代文閱讀均重視對經典作品閱讀的考查。現代文閱讀中分值最多的文學類文本閱讀取材于老舍先生的短篇小說《有聲電影》。老舍先生是公認的人民語言藝術家,其作品鋪寫世態,人物語言具有典型的老北京風格,而作家善于在嬉笑中沉思,他對生活的關注不是辛辣無情的嘲諷,而是帶著理解的嘲弄,這樣的選材有助于考生換個角度反思我們的民族對新事物的接受中存在的問題。
試題難度適中,重點考查學生的綜合素養。
文學類文本閱讀兩道簡答題的設置,分別考查“市民面對新奇事物的具體心態”和“造成幽默效果的手法”,從大的方面講,涉及的是作品內容情感的理解和藝術手法的鑒賞,符合考生對小說這種文學體裁的把握方向。而具體問題的設置又依據作品的具體特點,將對“人物形象”的考查變形為“具體心態”的考查,體現了命題的靈活性,能夠考出考生的語文積累和應變能力。
“文言文閱讀”全面考查了學生的斷句能力,重要實詞和文言句子的翻譯理解能力以及學生獨立分析、評價人物的能力。“古代詩歌閱讀”重點考查了學生對詩歌的鑒賞能力。“名篇名句默寫”難度不大,選擇了學生較為熟悉的篇目,但不是死記硬背,要在理解原文的基礎上加以默寫,全面考查了學生的識記能力和理解能力。
試題注重考查學生的思維品質。
繼續保持近幾年高考試題的風格,著眼對學生思維品質的考查。本套試題重視語境創設,第17到19題共用一段材料,有助于考查學生的綜合理解和表達能力;其次,更加靈活、更注重細節的考查。
2018年作文的命題以“故事”的形式呈現,材料中含有“專業深入”的科學態度、“全面準確”的認識方法等。“邏輯”“辯證”“創造”的思維能力是語文核心素養中對學生能力的明確要求。學生須具有良好的辯證思維能力和歸納思維能力,方能寫出好的貼題文章。
數學試題注重基礎知識 突出思維能力
2018年高考數學科目考試結束后,省招辦邀請西安電子科技大學有關教授對我省數學科目試題進行了簡要分析。
縱觀2018年全國高考數學試卷,遵循了重基礎、貫徹考試大綱的基本要求。
試卷的題型延續了往年的風格,和去年相比難易程度在穩定中做了一定的微調,學生看到題目,更容易上手,沒有特別的偏、難、怪題目。
2018年全國高考數學試卷不僅兼顧數學知識點的考查,而且注重考查靈活運用數學知識的能力。試卷從(低)單一知識點的考查、(中)對于知識的靈活應用,到(高)綜合知識的掌握及靈活應用,梯度較為明顯,具有較好的成績區分度。2018年全國高考數學試卷既聯系實際,又考查數學思維能力,例如必考題目中的數列題,隱含了優化的思想;概率題考查了模型的預測可靠性,“優化”與“預測”就是人們在現實中經常使用的數學思維。根據條件求解直線方程、圓方程以及直線與平面的關系、夾角等,既是中等數學的基礎,也是現實工程中的基本問題。總而言之2018年的全國高考數學試卷,在兼顧數學基礎知識點的同時、注重數學思維能力的考查,從不同角度考查學生的核心數學素養和靈活運用知識的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