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省教育廳發布了陜西省學校突發公共衛生事件2018年第2號預警,要求全省各級教育行政部門、學校和托幼機構做好手足口病、腸道傳染病、猩紅熱、流行性腮腺炎等疾病的防預、防控工作。

目前,手足口病處于高發期。學校及托幼機構要認真開展手足口病防治教育工作,嚴格落實晨午檢、缺課登記和衛生消毒制度,密切關注學生健康狀況,發現病兒及時隔離上報,認真做好聚集性和暴發疫情的發現、應對和處置工作。

天氣漸熱,食物容易腐爛變質,加之蚊蟲較多,腸道傳染病發病率上升。各級教育行政部門、學校和托幼機構要教育學生養成良好的個人衛生習慣和生活習慣。學校食堂采購食品要嚴格把好質量關,切勿購買變質的禽、蛋、肉等食物。

監測結果顯示,陜西省每年流行性腮腺炎高發期為4月至7月、11月至次年1月。省教育廳建議學校及托幼機構要經常對教室、宿舍等公共場所進行通風換氣,落實晨午檢、消毒隔離、疫情報告等各項防控措施;配合衛生部門加強疫情監測,對聚集性病例應及時采取有效防控措施。

隨著氣溫上升,犬傷人事件或將陸續增多。各級教育行政部門、學校和托幼機構要開展狂犬病危害及防治知識宣傳;如發現可疑瘋犬或一犬傷多人事件,要及時向公安、城管和疾控中心等部門報告;被貓狗等動物咬傷后,應盡快到規范犬傷處置門診處置傷口并接種疫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