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8日,省政府政策例行吹風會舉行,對我省近期出臺的《關于統籌推進縣域城鄉義務教育一體化改革發展的實施意見》進行了解讀。

我省將加大義務教育學校標準化建設

目前,我省義務教育階段在部分地區存在“農村弱”和“城市擠”的問題,以及城市中存在擇校熱和大班額等問題。省教育廳基教一處處長王彬武表示,我省將加大義務教育學校標準化建設,保障城鄉學校在校舍條件、設施設備等方面達到建設標準。加強鄉村寄宿制學校建設,確保學校教室、桌椅、圖書、實驗儀器、信息化設備等教學設施滿足基本教學需要。到2020年,義務教育學校圖書量達到初中生均40冊、小學生均30冊,做到圖書配比科學,復本量合理。

城鎮居住區4000戶及以上需配建一所小學

對于城市新建設小區配套建設教育資源的問題,王彬武表示,我省實施意見明確,市、縣、區政府要按照城鎮居住區戶數在4000戶及以上配套建設一所小學(含棚戶區改造項目),初中相對集中的規定統籌義務教育學校建設。省政府繼續實施縣城以上城區中小學校建設項目,每年支持建設100所義務教育中小學。

公辦初中通過單?;蚨嘈澠_定生源

對于城市義務教育階段入學問題,省教育廳副廳長王海波表示,我省義務教育入學,公辦小學全部生源由劃片免試就近入學方式確定,公辦初中通過單校劃片或多校劃片的方式確定生源,采取多校劃片方式將重點小學、初中分散到每個片區,可通過隨機派位方式分配重點學校招生名額。完善中小學學籍管理,引導學生合理流動。對于民辦“小升初”依法加強管理,學校不能提前招生、超計劃招生、招生結果向社會公布。實施意見明確,到2020年,所有義務教育公辦學校實行免試就近入學。

民辦“小升初”政策不是終極政策

對于西安市近期出臺的民辦“小升初”政策,陜西學前師范學院區域教育發展研究院院長王越群表示,這一方案對于抑制無序招生,盲目擇校有一定的針對性,但必須看到它是權宜之計,不是終極政策。這個政策進一步調整好,必須從加快規劃中公辦學校建設;提高公辦學校辦學水平和質量;進一步規范民辦學校招生行為;引導家長正確的擇校觀念,選擇適合孩子發展的學校等多方面入手,才能徹底消除目前的擇校熱。

教師職稱評聘評優評先向農村學校傾斜

省教育廳教師工作處處長羅侃淳介紹說,實施意見明確,我省將從編制、補充、職稱待遇等方面加強教師隊伍建設。

他說,我省將推動實現城鄉統一的中小學教職工編制標準,對村小學和教學點采取生師比和班師比相結合的方式核定教職工編制。優化完善義務教育學校校長教師交流輪崗制度,確保城鎮學校、優質學校每年交流輪崗教師的比例不低于符合交流條件教師總數的10%,其中骨干教師不低于交流輪崗教師總數的30%。落實中小學教師校長5年一周期,不少于360學時的全員培訓制度。

在待遇方面,確??h域內義務教育教師平均工資收入水平不低于當地公務員的平均工資收入水平。逐步擴大鄉村學校中、高級教師職稱的比例,為每所義務教育學校配備一定數量的省、市、縣級骨干教師。職稱(職務)評聘向基層薄弱學校和鄉村教師傾斜,實現職稱評審與崗位聘用制度的有效銜接。教師職稱評聘、評優評先、培訓培養以及骨干教師遴選等要向農村學校教師傾斜。

今年底基本消除66人以上超大班額

王彬武說,實施意見明確,從2017年秋季學期開始,每學年一年級和七年級原則上不得設置56人以上的大班額。設區市政府所在地的城區,應由設區市政府牽頭,調動市級有關部門和區政府的積極性,對城區現有各類教育資源和其他國有資源統籌調劑,并在此基礎上新建學校,擴大教育資源,增加學位。到2018年底,基本消除66人以上的超大班額;到2020年全部消除56人以上大班額,并逐步實現小學班額不超過45人、初中班額不超過50人的目標。

讓城鄉孩子共享優質教育資源

對于利用互聯網技術,建設教育信息化平臺,讓農村孩子可以享受與城市學生一樣的優質教育資源,羅侃淳說,實施意見明確,將加快推進“寬帶網絡校校通”和“多媒體教學設備全覆蓋”建設,提升中小學普通教室信息化配置標準,完成數字化校園建設。他說,全省96%的義務教育學校接入了互聯網,80%的教室配備了多媒體教學設備。在資源共享方面,開展了“陜西教育人人通綜合服務平臺”建設與應用工作,優質教育資源覆蓋義務教育所有學科及學段,總量近450萬條,面向全省教師和學生免費使用。在教學應用方面,“人人通”平臺提供了網絡教研、協作備課、名師空間、互動交流、對口幫扶等功能。到2020年,所有學校實現“三通兩平臺”建設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