陜西教育新聞網·陜西教育客戶端記者 郭鵬 呂志軍 唐李佩 魏淑敏

在青神縣,有“竹絲貴過金”的美譽。

四川省眉山市青神縣位于川西平原與川西丘陵接壤的過渡帶,亞熱帶季風氣候適宜竹子的生長,蒼翠茂密的竹林造就了當地一項傳承千年的指尖藝術——青神竹編,它讓平凡的竹子幻化為驚艷世人的藝術品,2008年被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20250427165108247-63-b2f38.jpg_scale.jpg

如何讓承載著千年農耕文明的智慧技藝在新時代煥發出蓬勃生機,如何讓本土非遺文化與學校教育融合,如何吸引學生加入非遺傳承人的行列中?青神教育系統給出了自己的回答。

讓更多孩子感受“指尖竹韻”之美

在青神縣城鄉結合部的南城小學的樓道上,小巧的蟈蟈籠子、大小不一的 “雪花”、顏色各異的“熱帶魚”……這些隨處可見的學生竹編工藝品成為學校美麗的風景。

竹編社團課上,學生們在老師的指導下,靈巧的手指在薄薄的竹片中上下翻飛,結合不同的編織手法,創造出形態各異的竹編制品。

“我學習竹編技藝三年了,會編很多東西,今年婦女節,我給媽媽送了一枚‘小紅心’,媽媽可開心啦!”四年級學生陳欣鈺說,“我編的玫瑰花、熱帶魚、小竹球都很受家人和朋友喜歡。”

20250427165107898-39-4ffb4.jpg_scale.jpg

南城小學校長李遠勤介紹到,學校以竹編校本課程為基礎、竹編社團為載體,成立竹編藝術工作坊,通過實踐操作和親身體驗,激發學生對竹編藝術的興趣,培養他們的動手能力和創新思維,著力打造竹編特色校園文化,以竹編傳承非遺,以美育促學生成長。

“我們竹編課程分理論和實踐兩部分,理論部分邀請當地國家級竹編大師向學生們介紹竹編藝術的歷史淵源、基本技藝和文化內涵。學生們聽后都很震撼,為家鄉的傳統技藝而驕傲。”美術教師楊希說。楊希是南城小學竹編社團的指導教師,也是縣級青神竹編的非遺傳承人。

20250427165108162-69-907e9.jpg_scale.jpg

在竹編課程的實踐部分,學生們在教師的指導下,親手體驗竹編的制作過程,從選材、削竹、編織到成品,每一步都充滿了挑戰和樂趣。

為了讓每個學生都能感受到家鄉的“指尖竹韻”之美,學校每個年級每周開設1節《青神竹編》課,定好課程目標、教學內容、學習計劃,分別在低、中、高年級重點開設平面竹編、立體竹編、創意竹編課程。

20250427165109913-36-2f08e.png_scale.png

此外,學校還組織學生參觀竹編博覽館、中國竹藝城,拜訪竹編大師,舉行縣域內外校際交流、學生竹編作品展、“竹鄉小篾人”評選等活動。竹編藝術節目納入學校“筍芽”藝術節,竹編舞、竹桿操、竹編作品展示作為每屆藝術節的固定節目。

南城小學對竹編技藝的普及和推廣是青神縣基礎教育段大力開展非遺教育的一個縮影,學生們通過勞動實踐感受到竹編的藝術魅力,更對家鄉的非遺文化產生自豪感,厚植了家國情懷。

校企對接,培養新時代非遺“竹藝人”

“在瓷杯的外面編織一層竹絲制品,防燙防摔,這個手工藝叫做竹絲扣瓷,也叫瓷胎竹編。”彝族姑娘馬海沙東莫一邊向記者介紹,一邊將一根1毫米細的竹絲一圈圈纏繞在白瓷茶杯上。

馬海沙東莫是四川省青神中等職業學校2023級竹編專業特色班的學生,與她一個班的54名學生在學習通識課程的同時,也學習各項竹編技藝,他們將成為青神竹編這一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的有生力量。

20250427165108121-20-10c82.jpg_scale.jpg

“我校竹編專業創辦于1987年,是當時全國唯一將地方特色產業納入學歷教育的新興專業。30多年來,依托竹編資源,植根竹編產業,傳承竹編文化,專業得到不斷強化和發展。” 青神中等職業學校副校長鄧光強說,“2015年9月,我校被四川省教育廳遴選為全省首批現代學徒制試點單位,竹編專業被確定為試點專業。在試點過程中,通過協力探索,建構了較為有效的校企雙主體育人機制。”

在試點過程中,為了保障該機制有效運行,青神中等職業學校探索出非遺傳承“五字”活態育人模式和“三融三進三課堂”教學模式,使現代學徒制活起來,校企合作編寫竹編專業教材11冊,完成專業課程體系建設。

20250427165107758-17-0daf9.jpg_scale.jpg

4月23日上午,在實訓教室中,國家級美術工藝大師、竹編企業負責人、兼職教師陳嵐在指導學生學習分析某項運動會上裝獎品的竹編盒設計。陳嵐為學生們分析了竹編盒的各類編織法,并指出其設計的精巧獨特之處,引導學生創造性地設計類似的獎品盒。“我們希望讓學生在學習、制作的過程中掌握竹編手藝,在此基礎上學會創新,以后既能以此為謀生手段,也可以助力傳承發揚竹編技藝。”陳嵐說。

陳嵐表示,竹藝行業對優秀人才的需求很大,要求也越來越高,從傳統的懂技術慢慢發展為需要懂技術、產業規劃、市場營銷等的全方位人才,在學生培養中,學校和企業也很注重梯隊式培養,以期為社會提供更多優質非遺“竹藝人”。

20250427165108136-98-f34a3.jpg_scale.jpg

現代學徒制育人實踐讓青神竹藝水平推陳出新,作品不斷獲獎,影響不斷擴大,2018年起青神縣被國際竹藤組織定為國際竹產業交易博覽會永久舉辦地。據青神中等職業學校相關負責人介紹,目前學校為西藏、貴州、上海等10個省(市),以及“一帶一路”沿線17個國家和地區培養竹編人才。2024年青神竹產業產值突破90億元,在鞏固脫貧攻堅、助力鄉村振興中發揮了巨大作用。

責任編輯:劉昕